京津冀高等教育区域协同发展的对策研究

京津冀高等教育区域协同发展的对策研究

ID:11315194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1

京津冀高等教育区域协同发展的对策研究_第1页
京津冀高等教育区域协同发展的对策研究_第2页
京津冀高等教育区域协同发展的对策研究_第3页
京津冀高等教育区域协同发展的对策研究_第4页
京津冀高等教育区域协同发展的对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京津冀高等教育区域协同发展的对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京津冀高等教育区域协同发展的对策研究  随着中国城镇化转型和工业化、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推进,京津冀城市群正在成为未来工作我国经济格局中最具活力的核心地带和引擎区域。2016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会议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工作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通过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发展的新路子,探索出一种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模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的增长极。  京津冀地区是当前我国经济板块中极具影响力和发展潜力的经济隆起地带,是我国北方乃至东北亚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据行业研究网相关数据,

2、以2016年为列,京津冀三地总人口亿,占全国总人口的%;京津冀三地生产总值达62172亿元,占全国的%;三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占全国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三地进出口总额亿美元,占全国的%。京津冀不仅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同样是中国的人才资源聚集的重要基地。尤其是北京地区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众多,聚集了京津冀的大批人才,在人才培养能力、人才资源的规模和素质等方面都走在国内其他地区前列。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首都人才、科教资源的结构、素质显出与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社会环境、资源环境压力的不相适应,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势必导致高层次人才流失,减弱区域创

3、新能力,危及京津冀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后劲,阻碍环渤海区域的发展。  一、京津冀三地高等教育发展现状  北京市拥有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齐全的高等教育机构,是中国大陆地区最重要、历史最悠久的高等教育中心。截止2016年,北京市普通高校共有8所,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4%,其中高水平大学比重较高,中央部署高校3所,占全国部属高校的三成;其中“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所,占全国的%;有“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6所,占全国的%。高校以及研究院所拥有的博士点、硕士点,理工科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类研究基地,重点学科数量等教育资源数量占全国的55%,遥遥领先于国内其他地区。  天津是我国近代教

4、育的发祥地之一,经过百余年的发展与积淀,具有比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全市共有普通高校55所,其中普通本科院校18所、民办院校11所、高职学院26所。国家教育部属高校2所,“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各2所,中央其他各部、委所属院校1所,天津市地方所属院校22所。  相比之下,河北省的高等教育资源明显大而不强,2016年河北省有普通高校118所,占京津冀数量的45%,普通高校在校生约,更是占据了京津冀三地在校生人数的半壁江山,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优质教育资源的匮乏与教育投入的不足,河北省仅有的1所省属“211工程”大学还坐落在天津市,  比较三地高等教育资源状

5、况,师资力量、优势资源、教育经费投入等各方面,河北省与北京市、天津市都存在较大差距。普通高等学校的教职工数量,北京是河北省的倍;研究生培养机构数量北京是河北的68倍;河北省2016年高等教育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经费仅为万,是北京市的五分之一。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教育公平发展,也制约了京津冀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  二、高等教育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意义  人才是发展生产力的第一要素,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承担着推进科学发展、科技创新的职责。高等教育的发展影响和制约着区域经济、科技、文化发展,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更长远的推动力和更广泛的辐射力,在一体化建

6、设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资源与能源等方面的约束是北京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北京不仅是全国的政治、文化和信息中心,而且还是全国高等教育中心。由于自然教学资源的紧缺,不同类别高校在发展目标定位趋同,特别是农业、林业、钢铁、地质等行业特色高校,其人才培养与我国基础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开展实践基地建设,切实提高应用能力,是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手段。北京有限的地理空间、自然资源难使得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服务国家发展需求的目标难以实现。  数量众多的高等学校对于首都人口、资源的压力巨大。北京高校数量庞大,每年培养的毕业生人数众多,并且大多数毕业生选择留在北京,致使北京

7、有限的空间地理、能源、资源环境更加难以承受,不仅造成了许多城市联盟病,而且也形成了人才大量囤积的局面,人才资源优势难以发挥,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  2.优质教育资源的高度集中也导致省际高考录取差别较大。据统计分析,2016、2016两年高考报名人数,河北考生是北京考生的6倍以上,是天津考生的7倍以上,接近辽宁考生的2倍。国家教育部对高等学校分省招生计划分配没有宏观调控措施,完全由高校自由分配,大部分985等优质高校对于本省的招生指标分配较多。京津地区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