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为何屡屡落入急速扩张的陷阱

民企为何屡屡落入急速扩张的陷阱

ID:11319875

大小:2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1

民企为何屡屡落入急速扩张的陷阱_第1页
民企为何屡屡落入急速扩张的陷阱_第2页
民企为何屡屡落入急速扩张的陷阱_第3页
资源描述:

《民企为何屡屡落入急速扩张的陷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民企为何屡屡落入急速扩张的陷阱周正毅之后,又一上海富豪钱永伟的经营问题浮出水面。“周正毅们”落马可以有多种解读方法。我们联系众多没落的“富豪”,从早期的吴炳新、史玉柱到眼下的周正毅、钱永伟,我们都会发现急剧扩张的影子。有人说,中国的民营企业家都有一种“好大喜功”情节,只不过扩张的手段从原来的营销轰炸到金融助力,再到资本运作。而其中有多少盲目,又有多少无奈?  “落伍”的实业扩张  2003年初,自称“第一代中国民营企业家代表”的姜伟以《商人医院》复出。此次复出其主要策略仍是“广告轰炸”,以营销为核心驱动。但半年后姜的宏伟计划已销

2、声匿迹。大概姜伟真的错误估计了形势——时代的确不同了,那个陈旧的扩张手法已经落伍。  靠卖保健品,吴炳新可以在短短时间内营建一个仅次于中国邮政网络的三株营销网络,在中国所有大城市、省会城市和绝大多数地级市注册了600多个子公司,县、乡镇建立了2000多个办事处,吸纳了15万名营销人员。三株口服液为吴带来滚滚财源,三四年间销售额就达到了80亿元。但这样的故事在10年后的今天看起来已经不可思议。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陈志广博士说,中国民营企业开始起步时,有一部人是靠从发现市场的空白点发家的,也有一部人是靠聪明才智和勤奋发家的。因为那时

3、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比较恶劣,很少有银行愿意在这些“个体户”创业的时候给予信贷扶持,所以只有靠自身的积累。  所以,他们都是“真刀真枪”的在市场上拼杀,少数成功的企业也都是寻找了市场的空白点,这也是为什么早期成功的民营企业家有这么多的保健品商人的原因。  本报记者曾当面把这个问题抛给姜伟:所谓保健品的“三驾马车”飞龙、三株、巨人先后陨落,吴炳新曾把三株的衰败归咎于偶然因素——一场突如其来的官司;但三家企业的共同命运有没有一定的必然性?姜伟一声叹息,“那时的民营企业处在社会的边缘,几乎没有抗风险能力”。  所以,别看三株销售额做到8

4、0亿元,规模扩张到乡镇、农村,但一个偶然事件就能成为一张被推倒的骨牌,使信誉尚脆弱的民企一败涂地;当史玉柱接受当地政府“建议”把巨人大厦层层加高的时候,它的资金链从这个小小的裂口撕裂开去,使巨人最终轰然倒塌;姜伟则告诉记者,他如今的货款高达千万不能回收,树倒猕狲散,没有人再理这个“个体户”。  “我认为,1亿元是个坎”,陈志广说。他认为,当民营企业发展到有1亿元钱的时候,它就不可能再有很好的发展了,“因为它没有土地和活动资金”,中国的土地和钱都掌握在政府的手里。  姜伟的体会,只靠自己单打独斗,民营企业发展的“摸高高度”是有限的

5、。姜伟的一个部下说,沈阳的许多民营企业家都与“慕马案”有牵扯,但姜是清白的,“这也是他的一个弱点,与政府沟通不够”。姜伟至今耿耿于怀的还是主管部门对他“闪电般”的“过激处理”使他一蹶不振。  “靠自身积累、滚动发展已经不可能”。这是许多民营企业家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实业模范”海尔都要建立庞大的金融帝国,以支持其更庞大的扩张计划,更何况是尚显孱弱的民营企业?  资本市场的急先锋  一个典型的例子与民企扩张手段的更替暗合,那就是史玉柱。  经过了苦心反思的瘦高个史玉柱再次站了起来,他与吴炳新、姜伟的区别除了年龄小外,更重要的一点是,

6、他运用了更多的资本手段。复出的史玉柱远比原来深沉和稳重,以至于行内人士普遍认为他操纵的“脑白金”上市,但从公开资料上我们找不到与他有关的资产关系。  装入上市公司的保健品,进可以融资滚动发展,退可以转让股权变现,推广产品甚至可以利用“上市公司”的名号,一石三鸟,可谓左右逢缘。  正是看到了这个捷径,处于夹缝中的民营企业家们开始趋之若鹜。自1992年6月2日境内第一家民营企业“深华源A”(现名“沙河股份”)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以来,经过1992-1997年间的缓慢增长和1998年-2001年间的快速扩容(年均增加28家左右),到去

7、年9月份,民营控股上市公司157家,比例扩大至13.03%。另外还有数十家在香港和新加坡、纽约上市的公司。  但一个统计令人担忧,无论从纵向(时间前后)还是横向(与其它类型上市公司相对)比较,民营上市公司的业绩持续下滑:整体赢利能力指标——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从1993年的13.44%下降到2001年的1.76%。  不仅如此,一度在香港股市成为“利好题材”的内地民企股也在几次“事故”之后花果飘零。  第一个打击来自曾经的“大陆首富”第二名杨斌。这个出身贫寒的苦孩子、转业的军官、加入外籍的商人把东北的生意拿到香港上市,一时赢得了

8、他所想得到的一切:财富、荣誉、企业急剧扩张的快感……但审查的结果是,公司账目有问题。  杨斌是一个典型。他从做传统贸易起家,首先成了有钱人。但再次突破十分困难,寻寻觅觅终于发现资本市场可以帮助成其伟业,再加上海外上市可以绕过一些歧视目光。但他太急于求成了。  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