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picc应用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picc应用

ID:11324269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1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picc应用_第1页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picc应用_第2页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picc应用_第3页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picc应用_第4页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picc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picc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PICC应用[摘要]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是在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入导管并将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的静脉输液方法。作者总结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PICC的经验及护理体会,认为PICC为重型颅脑损伤需长期输液的患者提供了安全高效的治疗途径,其操作较其他中心静脉置管术简单,容易固定和护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颅脑损伤;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

2、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7562(2008)03-0216-036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由于长期昏迷需要反复多次静脉输入甘露醇、高渗液、抗生素、高营养液等药物,而这些均会对血管产生刺激,导致组织渗液、血管损伤、静脉炎,甚至静脉坏死。因此,建立一条好的静脉通道不仅可以减少因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药物对外周静脉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刺激,保证治疗顺利地完成。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经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入导管并将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的静脉输液方法。采用PI

3、CC可保护上肢血管网,避免反复穿刺外周静脉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减轻药物对外周静脉的破坏。我科从2005年11月至2006年12月共有3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选用PICC作为静脉用药通道,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39例患者中男24例,女15例,年龄18―76岁,平均48.19岁。置管时间1―241d,平均29d。穿刺部位分别为右正中静脉10例,右贵要静脉12例,右头静脉2例,左正中静脉3例,左贵要静脉11例,左头静脉1例。一次置管成功36例,二次置管成功3例。1.2 方法选用美国BD公司或德国B

4、raun公司生产的PICC穿刺套件,导管型号为4Fr型或5Fr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型号)。可来福无针密闭输液接头1个,无菌穿刺包1只(内有无菌手套2副,洞巾、纱布数块),另备止血带、碘伏、酒精、棉签、皮尺、9cm×11cm抑菌敷贴、弹力绷带、胶布。患者平卧位,手臂外展呈90度,确定穿刺点。一般首选贵要静脉,其次为肘正中静脉或头静脉。先测量上臂周长,再用传统的“横L行”外测量法及“一字行”外测量法测量出所需导管的长度。按照无菌操作原则消毒穿刺点,范围为10cm×106cm,扎止血带。打开穿刺包和PICC套

5、件,戴无菌手套,铺无菌巾,以15―30度角进针穿刺静脉,见回血后压低进针角度,再进针1-2mm,保持针的位置并向前推进插管鞘,使其进入血管,然后隔无菌巾,松止血带,轻压穿刺点上方止血,撤出穿刺针芯,将导管插入插管鞘,缓慢推进至所测量长度,从静脉内撤出插管鞘,离开入点撕开,将导管外保护膜套取下,缓慢将支持导丝撤出,接可来福无针密闭输液接头,接输液装置输液,再用9cm×11cm抑菌敷贴将导管呈“~”固定,外用弹力绷带包扎(防止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躁动容易引起穿刺点出血或脱管)。另外,有条件时可通过X线确定导管尖端位置。置管

6、后填写深静脉置管单,记录穿刺者姓名、上臂周长及PICC放置日期、PICC类型、导管型号、插入长度及外露长度、所穿刺静脉名称、穿刺过程是否顺利、导管固定情况。2 讨 论2.1 PICC的优点颅脑损伤患者因需反复多次静脉输入甘露醇、高渗液、抗生素、高营养液等,易引起毛细血管6通透性增高,致使药物外渗,易造成血管内膜损伤而引起静脉炎;同时颅脑损伤患者的躁动易使针头脱落,而反复多次的静脉穿刺及药物对血管的刺激,给一次穿刺成功及再次穿刺带来困难。使用PICC置管后,药物通过导管进入上腔静脉后,被迅速稀释,从而有效地保护了上肢

7、血管网,解除了药物对外周血管的损伤,减少了静脉炎的发生。2.2 置管时注意事项置管须注意以下几点:(1)置管过程中注意保暖,当导管进入肩部时,让患者头部转向穿刺侧,下颌靠肩以防止导管进入颈内静脉。(2)送导管困难时,可外退导管2cm左右,再转一圈避开静脉瓣送管,遇阻力不可强行送管,应适当调整患者体位,使上肢与躯干垂直,并轻轻按摩上肢或稍作停顿后再送管,如果失败则改在对侧静脉置人。(3)左侧的静脉路径较长、较弯曲,置管时难度较大且容易损伤血管内膜,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故最好选择右侧静脉。最佳穿刺点为肘窝下两横指处,穿

8、刺点过高可能损伤神经及淋巴系统,且给日常生活带来不便;穿刺点过低则血管相对较细,易引起血流障碍和机械性静脉炎等并发症。2.3 置管后护理2.3.1 敷料的选择及更换 由于棉质敷贴优于透明敷贴,故一般选用7cm×7cm和9em×11cm抑菌敷贴。导管置人后24h必须更换敷料,并根据患者情况撤除弹力绷带。以后每3~5d更换敷料1次,保持敷料清洁干燥。出汗后或敷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