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考研政治真题主观题答案解析

2010年考研政治真题主观题答案解析

ID:11325445

大小:16.5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1

2010年考研政治真题主观题答案解析_第1页
2010年考研政治真题主观题答案解析_第2页
2010年考研政治真题主观题答案解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0年考研政治真题主观题答案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0年考研政治真题主观题答案解析34.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早年,梅兰芳与人合演《断桥》,也就是《白蛇传》,剧情是白娘子和许仙两个人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梅兰芳在剧中饰演白娘子。剧中,白娘子有一个动作就是面对负心的丈夫许仙追赶、跪在地上哀求她的时候,她爱恨交加、五味杂陈,就用一根手指头去戳许仙的脑门儿,不想,梅兰芳用力过大,跪在那里扮演许仙的演员毫无防备地向后仰去。这是剧情里没有设计的动作,可能是梅兰芳入戏太深,把对许仙的恨全都聚集在了手指头上,才造成了这样的失误。眼见许仙就要倒地,怎么办?梅兰芳下意识

2、地用双手去扶许仙。许仙是被扶住了,没有倒下。可梅兰芳马上意识到,我是白娘子,他是负心郎许仙,我去扶他不合常理,这戏不是演砸了吗?大师到底是大师,梅兰芳随机应变,在扶住他的同时,又轻轻地推了他一下。所以,剧情就由原来的一戳变成了一戳、一扶和一推,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白娘子对许仙爱恨交织的复杂心情。这个动作,把险些造成舞台事故的错误演得出神入化,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从此,在以后的演出中,梅兰芳就沿用了这个动作,而且,其他剧种也都移植采用了这个动作处理,这个动作成了经典之作。   由此可见,不仅在舞台上,在各行各业

3、,在各个岗位,在工作中,在生活中,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关键是出现失误和错误以后怎么去对待,怎么去处理。处理不当,会酿成事故,导致全盘失败;处理得当,能败中取胜,化腐朽为神奇。(1)为什么“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2)梅兰芳为什么能“把险些造成舞台事故的错误”变为成功的“经典之作”?(3)当我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出现错误或失败该怎样对待和处理?答:本题考查认识的本质这一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创立了能动的反映论,科学地揭示了认

4、识的本质,指出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其主要内容是: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②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③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④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⑤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有真实的反映和不真实的反映。⑥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34题:1.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主要矛盾,根本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是一定要侧地下去的趋势决定事物的前途和方

5、向,不论大师和普通人都是社会的实践者,是实践的主题,社会的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矛盾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正是错误,即矛盾的推动才是得社会不断进步。2.偶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不一定要发生,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趋势,偶然性产生于次要和外部的原因,对事物的发展的必然过程促进和延续的作用。重视偶然性利用有利的偶然给予、避免不利的偶然。梅兰芳的错误时一种偶然性,他对于梅兰芳的成功起到促进作用,而使错误成经典之作3.在实践中应该从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把握错误的偶然性与必然性,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辩证

6、看待时间中的错误,尊寻认识论中认识-实践-认识的规律。正确用吸取的经验指导以后的实践 35题(1)为什么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2)如何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

7、设和谐社会。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问题: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制,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36题(1)如何理解宋庆龄所说的“孙中山的努力终于结了果实”?(2)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了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发展

8、进步的历史?第一问 1.中山先生最早提出了反帝反封建这个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他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思想,这一思想同样被中国共产党人所接受,与中国共产党基本纲领相符。在中国共产党的艰苦努力下,经过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终于实现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这也是中山先生的意愿得到了实现。2.结束了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