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业规制的启示论文

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业规制的启示论文

ID:11329440

大小:5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1

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业规制的启示论文_第1页
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业规制的启示论文_第2页
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业规制的启示论文_第3页
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业规制的启示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业规制的启示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业规制的启示论文.freelemortgageloan),借款人违约增加,进而影响与次贷有关的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导致的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和流动性危机。美国次贷市场总规模约为8500亿~1300亿美元,在美国14.3万亿美元抵押贷款市场规模的占比约为5.9%~9%;然而却酿成了影响全球金融市场,进而向全球实体经济蔓延的大危机。截至2008年8月底,全球金融机构由于次贷危机而核销的坏账已经接近5000亿美元。里昂证券日前的投资报告指出,全球的信贷相关损失会增至1.5万亿美元。日本《每日新闻》10月11日报道,包括美、日、欧和新兴市场以及金融机构的损失在内,今年全球金融资产

2、损失高达27万亿美元。危机过程发展之快,影响之大出乎许多经济学家、更不用说普通人的预料。不足10%的不良资产何以酿成如此大的风险?次贷危机爆发后,关于危机的根源,许多文献均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较为充分的探讨3。从众多的原因分析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根源在于房地产抵押贷款规制放松后的衍生品风险被资产证券化数倍放大。风险形成与传递的内在机理则众说纷纭。美国的按揭贷款市场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优质贷款市场(PrimeMarket);第二层次是“Alt-A”贷款市场;第三层次是次级贷款市场(Sub-primeMarket)。美国房贷危机从次贷开始,现在已经扩散到Alt-A抵押贷款和商业地产抵押贷款,

3、涉及的资产规模约为2万亿美元。风险传递机理的简要概述,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金融竞争和金融创新的推动下,美国房贷机构与商业银行合作,为实现贷款资产现金流的提前释放,将次级房贷资产通过金融创新打包为住房按揭抵押债券(MBS),投资银行买回MBS后根据不同的期限、风险、收益率等特征,对基础资产的现金流加以剥离与重组,设计成不同档级的新债券(CDO),在CDO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出信用违约掉期(CDS)和次级债券价格综合指数(ABX)等衍生工具,为持有质量很低的CDO的投资者提供风险对冲工具。这样,通过金融创新工程设计,创造了一个以房地产信贷为核心的金融衍生品链条。再经由各种评级机构对这些金融产

4、品进行分类评级,便使这种复杂的金融衍生品得以在全球金融市场上销售。在这一系列的次贷衍生产品运作过程中,美国整个规制监管出现了风险覆盖空白的缺陷。首先,次债基础资产的发放中,次贷源头的金融机构为更多的发放贷款,突破了自律界限,有意放松了对贷款人基本贷款资质和条件的审查。金融业的过度竞争和“两房”的回购机制,还促使一些贷款机构与开发商共谋,对资质不良的部分房贷者实行低首付甚至是“零首付”,为次贷风险的形成留下了隐患,这其中既存在担保过度的问题,信用增强的手段也过于单一,主要是依靠“两房”背后的隐性国家担保;其次,金融衍生品创新的次贷转为次债的过程中,次贷衍生品经过复杂的模型设计后一系列的重新捆绑

5、,产品的内在成分与价值不再清晰,原始的借贷关系不断模糊,责任约束也变得越来越松散,大多数人都难以了解这种金融衍生品的真实含义,而金融规制与监管对于这种跨行业和领域的产品基本没有发挥任何效用;第三,作为金融市场上公平公正透明原则执行机制的各种具备极强垄断性质的权威信用评级机构,在次债产品衍生过程的各环节信用评级中则出现了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一些次级的贷款被评为A级。海外投资者对权威评级机构的信任,使贷款者的违约风险通过资产的证券化被广泛地分散到了证券市场的各个投资者身上。在金融监管体系繁复,规制严格的美国,何以也会出现这一系列的违规操作事件,究其原因,与1990年后,美国政府放松了金融规制直

6、接关联。三、美国金融规制的变动与风险覆盖缝隙尽管关于银行业是否需要规制和如何规制,一直是经济学界争论的热点问题之一。然而在经济实践中,由于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具有金融信贷产品本质上的风险特性和金融风险的传导效应,进而危及整个经济体系的安全。规制(Regulation)指的是国家以经济管理的名义对经济进行干预,政府为控制企业的价格、销售和生产决策而采取的各种行动,政府公开宣布这种行动是为要努力制止不充分重视“社会利益”的私人决策4。政府对某些行业进行规制的理由由多方面组成,按照斯蒂芬·布雷耶尔和保罗·ichaelBloomberg)联合发表的报告提出:建立“共享的监管原则”、推行“安全

7、审查改革”和制定“更为现代化的金融服务法规”等;(2)2007年3月,美国商会(USChamberofmerce)的报告提出:“美国金融市场的竞争力受到了限制,美国目前的监管框架是在20世纪30年代建立起来的,已经不适应全球化和金融创新的需要,美国政府应当考虑更加面向金融市场和参与者的监管改革”;(3)2007年11月,美国金融服务圆桌组织(FinancialServicesRoundtable)发表了《提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