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和院内急救的衔接

院前和院内急救的衔接

ID:11333402

大小:33.0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11

院前和院内急救的衔接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院前和院内急救的衔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的急救医疗体系(EMSS)已基本建成,其组织形式为院前急救+医院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或专科病房。通常情况下,急救中心负责现场急救、转运和途中监护治疗,医院急诊科承担院内急诊,两者之间既有分工,又密切合作,急救人员在现场或病家进行初步急救,然后用交通工具(救护车、飞机等)将伤病员安全地转运到医院急诊科、专科病房或ICU 进一步抢救治疗,以确保急危重病人得到及时、高效的救治,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实现院前和院内急救一体化,建立起急救生命的绿色通道,这就是院前和院内急救的衔接。    一、院前急救的特点    (一)院前急救是

2、与院内急救衔接的首要环节,其主要特点是:    1、院前急救环境复杂,急救大多在事故现场、病家或救护车内进行。    2、医疗条件受限,除观察伤病员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外,辅助检查一般情况下只能开展血糖测定、心电图、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等检查;药品仅备有抢救药品,医疗设备配有便携式呼吸机、除颤监护仪、心电图机等。    3、对急救人员要求高。医护人员应具有处置内科、外科、妇产科、小儿科、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等专科急症病人的能力,必须具有处理危重症病人的能力,掌握气管插管术、除颤术、心肺复苏术、环甲膜穿刺术、胸腔穿刺术、深静脉置管术等急救操

3、作技术。    4、技术力量单薄,一般由医生、护士、司机等3人组成,部份救护车配备担架员。    5、必须在短时间对病人及时作出诊断,并采取急救措施。    6、医师现场完成院前急救病历,以便与院内交接。    (二)病人转送医院必须遵循的三个原则    1、就近。危重病人转送到就近医院,使其得到及时的抢救治疗。    2、专科。如病情允许,将病人转送具有专科特色的医院,有利于患者的专科治疗。    3、自愿。根据患者或家属的意愿,将患者转送相关医院抢救治疗。    (三)院前急救的主要技术指标    1、8秒钟内接听120电话;  

4、  2、受理呼救电话,90秒钟内完成调度;    3、值班人员接到调度指令,60秒钟内出车;    4、到达现场时间:市区一般15分钟内到达;    5、转送途中死亡率<1‰;    6、回车率<3%;    7、心肺复苏成功率>6%;    二、院内急救的特点    院内急救是衔接院前急救的关键环节,急诊科是抢救各种急危重症病人的重要场所,其主要特点是:    1、具备处置各种急危重症病人的条件。    2、急救器材和药品配备齐全。    3、急诊科医护人员配备较齐,技术力量强。    4、与各专科和医技科室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5、   5、有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案和接收群体伤病员的措施和能力。    三、院前和院内衔接的难点    1、急救中心网络医院不够明确。    2、急救中心与网络医院合作松散。    3、转运和接收急诊病人有的急救中心未建立书面交接制度。    4、急救人员对院前和院内急救的衔接不够重视。    5、无主或欠费病人与院内的交接时有困难。    四、院前和院内衔接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明确急救中心网络医院。按国务院办公厅﹝2003﹞82号文件要求:“在直辖市、省会城市和地级市,根据需要选择若干综合医院急诊科纳入急救网络,负责接收急诊

6、医疗救治,并向相应专科病房和其他医院转送”。在明确网络医院的基础上,签定合作协议。    2、加强急救信息的沟通与衔接。120调度中心与网络医院急诊科开通专线电话,保持通讯畅通。并开展生命体征、心电图等现场病情资料信息传送。    3、凡转送危重伤病员,120调度员必须通报医院急诊科做好抢救准备,通报内容如性别、年龄、诊断和病情等。    4、病人的交接。医院应优先接诊急救中心转送的病人,院前和院内医护人员做好病人交接工作,重点是患者病情、院前检查、治疗和用药情况,并做好急救器材的交接,如颈托、气管插管、止血带、胃管、呼吸机、监护仪等

7、。    5、病历交接。院前医生应当场完成《院前急救病历》,病历书写一式两份,1份交急诊科接诊医生,1份交急救中心存档。接诊医生应在病历上签字,以示负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