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基层行政改革背景下的铜陵模式初探论文

试论中国基层行政改革背景下的铜陵模式初探论文

ID:11338270

大小:5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1

试论中国基层行政改革背景下的铜陵模式初探论文_第1页
试论中国基层行政改革背景下的铜陵模式初探论文_第2页
试论中国基层行政改革背景下的铜陵模式初探论文_第3页
试论中国基层行政改革背景下的铜陵模式初探论文_第4页
试论中国基层行政改革背景下的铜陵模式初探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中国基层行政改革背景下的铜陵模式初探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论中国基层行政改革背景下的铜陵模式初探论文..毕业论文摘要从2010年7月起,安徽铜陵全市撤销街道办事处。铜陵模式是在中国实行基层行政改革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内含于行政区划改革这一具体形式中,在介绍我国基层行政改革发生的总体背景基础上,本文针对“铜陵模式”的成效及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并展望我国基层行政改革的未来方向。论文关键词基层行政改革铜陵模式行政区划改革一、基层行政改革发生的背景(一)理论背景——“大政府、大社会”社会管理方向的要求在“大政府、小社会”模式中,社会对政府的影响力非常微弱,官僚机构成为中央政府推行政策的唯一

2、载体。但正因为缺少社会对官僚机构的压力..毕业,导致官僚机构实施政策时缺少动力。而“小政府、大社会”模式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提倡的,要求政府不要干预市场,这一模式早已被西方国家所抛弃。很明显,在社会管理方面,应当争取的是“大政府、大社会”模式——“大政府”指的是强政府,强政府指的是国家能力强而不是国家权力强。“大社会”是指社会的自主、自治空间较大,不受来自行政的非法干预。了解中国特殊国情后,不难发现,当今的中国渴望有自我组织化能力的社会。因为没有社会,国家的政权就没有了基础,且社会弱则政府亦弱。而“大政府、大社会”模式,政府通过法制、民治手段推进

3、现代社会行政文明时代的到来,这正是中国的方向。(二)基层行政改革的现实背景首先,是适应市场经济改革的需要。我国已转为市场经济体制,但转型的深度与广度还要求政府加强宏观调控,通过国家和市场两只手双管齐下,来规范秩序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其次,是政府机构改革的需要。马克斯·韦伯指出通过分工、自上而下规制的行政体系以及固定的报酬与晋升机制来创造理想的科层制政府。经由我国传统的官僚制向现代科层制过度,我国需运用法治思想、科学的机构设置以及规范的晋升规定来推进我国现代化政府的改革事业。再次,是建设现代化政府的需要。中国现行的科层制分工不明,职能不定,随意

4、性尤其是长官意志作用明显,至今没有一套系统的行政序法对行政行为进行规范,所以依法行政很难实现;其权责划分不清,配置失当,大权小责或小权大责,甚至有权无责的情况还较多;公务员行为约束规则不健全,缺乏可操作性,官员贪污腐败现象严重,凡此等等,都引起了人民的普遍抱怨。最后,是由财政压力的“倒逼”造成的。在税收体制、行政现代化的过程中,减税减费造成国家财政收入越来越少。故要用越来越少的财政支出来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会事业需要对传统的科层制模式予以改革。二、铜陵模式的成效初探(一)铜陵模式——撤街道,减少行政等级2010年7月,安徽铜陵成为了全国行政改革的焦

5、点,全市撤销了在中国有55年历史的行政机构——街道办事处。铜陵的这次改革被称为“铜陵模式”。铜陵市改革的试点单位是铜陵市铜官山区。铜官山区从2010年7月24日起将原来的49个社区整合成18个新社区并试验“直管”,统一撤销了街道办事处,这18个新社区还成立了社区党工委和社区服务中心,变市、区、街道、社区4级为市、区、社区三级。铜陵市是我国第一个在市辖区范围内撤销街道办事处的地级市。2011年7月27日,民政部将铜陵市铜官山区纳为“全国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后来有民政部官员表示期待“铜陵模式”在全国推广。(二)铜陵模式——撤销街道办的成效分

6、析1.行政层级减少,办事效率得到提高铜陵市民政局局长指出,铜官山区的改革形成了“一个核心三个体系”的组织架构,社区党工委是核心,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中心、社会组织是三个支撑。同时,这次改革也建立了党的领导、居民自治、中心服务、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区管理服务新格局,它以职能转变为核心,努力实现社区党工委、居委会和社区服务中心责权利的有机统一。根据采访调查,铜陵的群众普遍这样反映:“少了街道这个层级,办事效率大大提高,以前办个低保,跑完社区跑街道,中间审批要等20多天。”由此看出,改革后确实使得层级减少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办事效率了。2.各种资源向社

7、区集聚,社区民主化了改革之前的铜官山区社区规模比现在小很多,平均下来每个社区只有3万元左右的工作经费,也只有350平方米左右的工作和服务用房。而改革之后,每个社区拥有了30万元到65万元不等的工作经费,且社区的用房面积也扩大了很多,街道和小社区的办公场所都纳入了社区居民的服务用房。有统计显示,铜官山区改革前6367平方米的社区居民文化活动场所改革后扩大为10052平方米,增长了57.9%但却没投入任何资金。改革后“居民活动场所最大化,社区工作场所最小化”是铜官山区的真实写照,人力、物力等都在社区集聚起来,努力实现了资源下沉。同时,街道办撤销后,

8、社区变得更民主化了,大事小事居民开会就能决定,社区人民真正做主人了。3.机构精简,人员结构优化,人人干实事,干群关系更紧密铜官山区改革后,将社会管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