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课程设计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课程设计

ID:11341109

大小:111.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7-11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课程设计_第1页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课程设计_第2页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课程设计_第3页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课程设计_第4页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课程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课程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课程设计报告课题:水准网严密平差及精度评定院校:系别:指导教师:班级:姓名:14目录一、目录----------------------------1二、序言----------------------------2三、设计思路------------------------3四、程序流程图----------------------4五、程序及说明----------------------5六、计算结果-----------------------12七、总结---------------

2、------------1514第二部分序言1、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其课程设计是测量数据处理理论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它是在我们学习了专业基础课“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后进行的一门实践课程。其目的是增强我们对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理论的理解,牢固掌握测量平差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公式,熟悉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技能和计算方法,灵活准确地应用于解决各类数据处理的实际问题,并能用所学的计算机理论知识,编制简单的计算程序。2、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课程和其它课程的联

3、系和分工  这次课程设计中所用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是我们在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课程中所学的内容,所使用的C程序语言使我们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所学知识。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课程设计是测量平差和计算机程序设计等课程的综合实践与应用,同时也为我们今后步入工作岗位打下了一定基础。3、课程设计重点及内容  本次课程设计重点是培养我们正确应用公式、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计算机编程能力。另外它要求我们完成1-2个综合性的结合生产实践的题目。如目前生产实践中经常用到的水准网严密平差及精度评定,边角网(导线)严密平差及精度评定

4、等。此次我所选的课程设计课题是水准网严密平差及精度评定,其具体内容如下:根据题目要求,正确应用平差模型列出观测值条件方程、误差方程和法方程;解算法方程,得出平差后的平差值及各待定点的高程平差值;评定各平差值的精度和各高程平差值的精度。具体算例为:如图所示水准网,有2个已知点,3个未知点,7个测段。各已知数据及观测值见下表14(1)已知点高程H1=5.016m,H2=6.016m(2)高差观测值(m)端点号高差观测值m测段距离km序号 1-31.3591.111-42.0091.722-30.3632.332-4

5、1.0122.743-40.6572.453-50.2381.465-2-0.5952.67(3)求各待定点的高程;3-4点的高差中误差;3号点、4号点的高程中误差。第三部分设计思路一、解题步骤(1)此次设计我所采用的模型为间接平差模型,根据已知条件我们可知观测总数n=7,必要观测数t=3(则多余观测数r=n-t=4),因此我需先选定三个参数,即3、4、5点的最或然高程X3、X4、X5(X=X0+x,X30=6.375、X40=7.025、X50=6.611;其中X0为参数的近似值,x为其改正值)为参数。14(

6、2)列出条件方程,即将每一个观测量的平差值分别表达成所选参数的函数,H1+h1=X3、H1+h2=X4、H2+h3=X3、H2+h4=X4、X3+h5=X4、X3+h6=X5、X5+h7=H2;整理后得出误差方程,v1=x3、v2=x4、v3=x3-4、v4=x4-3、v5=-x3+x4-7、v6=-x3+x5-2、v7=-x5,即v=Bx-l的形式。(3)定权,令每千米的观测高差为单位权观测,即Pi=1/Si,从而可写出权阵P;根据误差方程式又可得其系数矩阵B和自由项l,并由它们组成法方程NBBx-W=0(其

7、中NBB=BTPB,W=BTPl),法方程的个数等于所选参数的个数。(4)解算法方程,求出参数改正值x并计算参数的平差值X=X0+x。(5)由误差方程计算V,并求出观测量的平差值。为了检查平差计算的正确性,将所求的值代入条件方程,看其是否满足方程。(6)精度评定,计算单位权中误差,按照题设要求列出权函数式,再根据平差参数的协方差阵求出协因数,最后求出某段高差中误差,某些点的高程中误差。二、程序设计思想考虑到在解题过程中一些计算的复杂性,我们需借助一些技术将计算简单化,快捷化,因此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把一些C语

8、言程序设计引入其中;通过一些简单、明了的程序及子函数调用,我们就可以很方便快捷的求出用笔算比较繁琐、费时的矩阵乘积、矩阵的逆(如BTPB、BTPl)等运算。第四部分程序流程图根据题目列出条件方程并写成误差方程的形式V=Bx-l↓14确定权阵,根据误差方程得到矩阵B、l进而写出BT↓运用C程序语言求出BTP,进一步得到NBB=BTPB、W=BTPl并求出NBB-1↓用C程序求出参数的改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