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散文回眸教坛四十载

教育散文回眸教坛四十载

ID:11346373

大小:2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1

教育散文回眸教坛四十载_第1页
教育散文回眸教坛四十载_第2页
教育散文回眸教坛四十载_第3页
资源描述:

《教育散文回眸教坛四十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回眸教坛四十载重庆市綦江区高庙学校郭先智一九七三年二月十五日,本来不愿当老师的我,因为铜鼓村村长的渴求而走上了讲台。从事两年复试班教学后,恰逢读书的好机会,我于一九七四年冬天赶上了增补的名额而跨进了綦江师范学校的大门。两年后毕业回乡,深深地爱上了家乡这片热土。怀揣着满腔的热血耕耘讲坛,满怀信心地将所学到的知识浇沃在家乡这方热土上的未来之花朵。如今,在这充满馨香的热土上,绝大部分父老乡亲的家庭里,都有两代人在不同的岁月里伴随着我的辛勤汗水,饱尝到了知识甘露的收获,领悟到了做人的真谛。“多功能教室”演绎成了“班班通”忆

2、往昔,峥嵘岁月。高庙学校从中小学合在一起办学到单一的中学后再到九年一贯制模式的格局走来。依稀清楚:四十载的旅途,学校移迁两地。从七一级首届初中毕业到七五级初中毕业的学生,正值黄金时期的初中生活都相继在原校址瓦盖土墙的破庙里度过了宝贵的青春时光;自七六级的初中生至二000级的初中生,每一届都在新建迁徙后的石头墙教室里成长。这几届的学生分别在不同的岁月里度过黄金时代,师生自然不会忘记:一九七八年恢复中考和高考后的日子里,学校为了让学生们跨越升学压力的敲门砖,只得将部分尖子生集中住校。说起容易,做起真难。白天上课后,晚上

3、就让这部分尖子生点着煤油灯再上三节晚自习。就这样上完一天的课程以后,老师陪伴着让学生将被褥铺展在课桌上进入了甜甜的梦乡。这种多功能教室就这样周而复始地一直延续到一九九五年。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展,政府肩负起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使命。从此,初中各年级的住校生渐渐地增多,学校只好挤出部分教室替代学生男女宿舍。不久,希望工程陆续出现,国家加大了教育设备设施的投入。二000年的时候,县政府规划,又将石头墙体的教学楼改建后,当年的“多功能教室”,现在由班班通所取代。在学生的男女宿舍里,綦江区妇联关爱的爱心家园传递者爱的温暖。当

4、年曾经在课桌上做过理想人生美梦的学生们,如今也早就成长为祖国建设发展的栋梁材了。英雄赞歌代代传唱在高庙这片热土上,英雄的赞歌代代传唱。凡是从高庙中学毕业后志在四方的人儿,心中永远铭记着二司殿山麓的坳田这个神圣的美名。那里,年年的春天里都有阳雀华绽放。高庙学校将这儿作为传统的德育教育基地,让陈排长这个英雄的美名和英雄的精神永远传承。每当伴随着踏青的人儿,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至今,几乎每一届学生都要排着整齐的长队聚集在坳田这个神圣的地方,祭奠曾经为解放初期剿灭土匪而血沃热土的陈排长。如今,英雄陈排长的忠骨虽然已于上个世纪

5、五十年代末移迁到綦江烈士陵园,但英雄的忠魂始终一直激励着高庙学校的代代新人茁壮成长。师生们每次祭奠英雄后都要立下青春的誓言:走英雄成长的道路,报效祖国建设家乡。人文校园四季如歌如今的高庙学校,今非昔比。每当新的学年到来的时候,师生门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跨进新的校园。不必说校园内外的丹桂飘香,不必说参天大树上的鸟儿歌唱;不必说寒假里的白雪风光,不必说暑假里迎来远客纳凉。也不必说窗明几净的教学楼书声琅琅,单是校园围墙的文化长廊就可以让人们饱览到师生们的精神动态和魅力时尚。师德师魂引领着学生成长,课程改革互动了整个课堂。精

6、品诵读积淀出文化底蕴,艺术教育改变了校园模样。现在的操场已经铺上了塑胶,再也看不到晴天漫尘埃和雨天的坑洼荡。人文校园歌声飘荡,多媒体教室班班通畅。学生公寓已经规划,教师的公租周转房有了希望。学生的升学率年年攀升,全面丰收名声褒扬。人民的教育人民满意,学校的综合目标考核连续荣获优秀佳奖。书香校园书声朗朗,人才辈出桃李芬芳。均衡教育统筹城乡,高庙热土升起希望。再过两年,面临退休的我,将依依不舍地离开高庙学校的工作岗位。至于退休后的何去何从并非重要,重要的肯定是情有独钟地对高庙学校师生的依恋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