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经济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ID:1134738

大小:298.26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1-07

《经济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经济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经济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经济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经济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济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经济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经济学概论课程编码:611510030英文名称:economics学时:54学分:3开课学期:第二或第三学期适用专业:非经济、管理类各本科专业课程类别:通识课先修课程:无建议教材:《经济学概论》翁志勇主编上海大学出版社一、课程目的、任务经济学概论是我校非财经、管理各专业的通识课。通识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满足现代社会要求的合格“公民”和“全人”;培养学生的知识文化素养,使其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对学生进行基本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具有合理的能力结构;培养大学生高雅的情趣和完善的人格结构,使其具有完美的人性。经济学概论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2、是从个体上研究消费者和生产者行为及其规律的,宏观经济学是从总体上研究国民经济的运行及其规律的。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培养学生进行经济实证分析的能力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关注经济现象的兴趣。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教学要求通过本科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经济问题的基本方法。使学生了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经济学的实证分析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经济学原理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2.主要教学环节安排主要是采用课堂理论讲授,结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和课后练习等方法组织教学。布置适量的、有代表性的练习作

3、为课外作业,教师对作业进行批改和讲评。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导论基本要求了解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了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掌握经济学的含义、经济学的分类和不同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的方式及其特点;学习与考试要点一、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和经济学的产生1.经济资源的稀缺性与选择行为12.基本的经济问题3.经济学的定义二、经济学分类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2.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基本要求了解需求和供给的含义及影响需求和供给的各种因素;掌握政府制定的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的概念及政府税收对经济的影响;熟练掌握均衡价格理论,

4、并能运用其解释价格变动的方向;对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简单计算及其与销售收益的关系也要求熟练掌握并运用。学习与考试要点一、需求和需求的变动(一)需求的概念(二)需求规律(三)影响需求的因素(四)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二、供给和供给的变动(一)供给的概念(二)供给规律(三)影响供给的因素(四)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三、均衡价格(一)均衡价格的决定(二)供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供求规律(三)均衡价格理论的运用四、需求和供给弹性(一)弹性的概念(二)需求弹性1.需求价格弹性(1)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与计算。(2)弧弹性与点弹性需求价格弹性的几何表现。(3)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缺乏弹性

5、、单元弹性、富于弹性)。(4)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2.需求收入弹性(1)需求收入弹性的定义与计算。(2)需求收入弹性与商品分类(正常品、奢侈品、必需品、劣等品)。3.需求交叉价格弹性(1)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的定义与计算。(2)需求交叉价格弹性与商品分类(替代品、互补品)。(三)供给弹性1.供给弹性的定义与计算2.供给弹性的分类2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基本要求了解有关商品效用的概念;了解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区别与联系;掌握无差异曲线及预算约束的含义和性质;熟练掌握边际效用与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条件以及收入和价格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学习与考试要点一、基数效用论一一边

6、际效用分析(一)关于效用的基本概念效用、基数效用、序数效用的概念(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1.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三)预算约束条件下的消费者均衡1.预算约束的含义2.消费者均衡3.边际效用递减对需求规律的解释二、序数效用论一一无差异曲线分析(一)无差异曲线1.无差异曲线的含义2.无差异曲线的特征3.边际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二)预算线1.预算线的含义2.预算线变动(斜率变化和水平移动)(三)消费者均衡条件及其图解(四)价格、收入变化对均衡的影响1.价格变化:价格一消费曲线和需求曲线2.收入变化:收入一消费曲线和恩格尔曲线(五)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1.替

7、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的含义2.正常商品、低档商品、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第四章生产者行为理论基本要求了解生产函数及成本的有关概念,了解生产与成本的长期和短期含义;掌握等产量曲线、等成本曲线的性质与特点;掌握要素报酬递减规律、规模报酬的含义与分类;熟练掌握各种产量曲线和成本曲线的推导方法、生产三阶段的划分、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条件及简单计算。学习与考试要点一、生产理论(一)生产函数的概念生产、生产要素与生产函数的含义,长期和短期的含义。(二)短期生产函数1.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