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锂电池的正确使用方法

手机锂电池的正确使用方法

ID:11350636

大小:3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1

手机锂电池的正确使用方法_第1页
手机锂电池的正确使用方法_第2页
手机锂电池的正确使用方法_第3页
资源描述:

《手机锂电池的正确使用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手机锂电池的正确使用方法锂电池属于耐用品,所以并不娇贵,大家可坦然待之,并不需要给其配上昂贵的原装座充,一般有品牌的普通的座充即可,价格在15-20元,省去了直充需要依赖手机的限制。座充有快充(2-3小时左右)和慢充(10小时上下)之分,如果电池较多选择快充比较好。另外,由于锂电池的特性,并不需要进行放电和过充操作。电池的寿命完全取决于有效充电时间的多少。也就是说,即使你只用掉一半就开始充电对电池寿命也并无影响。1、认识记忆效应电池记忆效应是指电池的可逆失效,即电池失效后可重新回复的性能。记忆效应是指电池长时间经受特定的工作循环后,自动保

2、持这一特定的倾向。这个最早定义在镍镉电池,镍镉的袋式电池不存在记忆效应,烧结式电池有记忆效应.而现在的镍金属氢(俗称镍氢)电池不受这个记忆效应定义的约束。因为现代镍镉电池工艺的改进,上述的记忆效应已经大幅度的降低,而另外一种现象替换了这个定义,就是镍基电池的“晶格化”,通常情况,镍镉电池受这两种效应的综合影响,而镍氢电池则只受“晶格化”记忆效应的影响,而且影响较镍镉电池的为小。在实际应用中,消除记忆效应的方法有严格的规范和一个操作流程,操作不当会适得其反。对于镍镉电池,正常的维护是定期深放电:平均每使用一个月(或30次循环)进行一次深放电

3、(放电到1.0V/每节,老外称之为exercise),平常使用是尽量用光电池或用到关机等手段可以缓解记忆效应的形成,但这个不是exercise,因为仪器(如手机)是不会用到1.0V/每节才关机的,必须要专门的设备或线路来完成这项工作,幸好许多镍氢电池的充电器都带有这个功能。对于长期没有进行exercise的镍镉电池,会因为记忆效应的累计,无法用exercise进行容量回复,这时则需要更深的放电(老外称recondition),这是一种用很小的电流长时间对电池放电到0.4V每节的一个过程,需要专业的设备进行。对于镍氢电池,exercise进

4、行的频率大概每三个月一次即可有效的缓解记忆效应。因为镍氢电池的循环寿命远远低于镍镉电池,几乎用不到recondition这个方法。建议1:每次充电以前对电池放电是没有必要,而且是有害的,因为电池的使用寿命无谓的减短了。建议2:用一个电阻接电池的正负极进行放电是不可取的,电流没法控制,容易过放到0V,甚至导致串联电池组的电池极性反转。2、电池需要激活吗回答是电池需要激活,但这不是用户的要做的事。笔者参观过锂离子电池的生产厂,锂离子电池在出厂以前要经过如下过程:锂离子电池壳灌输电解液--封口--化成,就是恒压充电,然后放电,如此进行几个循环,

5、使电极充分浸润电解液,充分活化,以容量达到要求为止,这个就是激活过程--分容,就是测试电池的容量选取不同性能(容量)的电池进行归类,划分电池的等级,进行容量匹配等.这样出来的锂离子电池到用户手上已经是激活过的了。我们大家常用的镍镉电池和镍氢电池也是如此化成激活以后才出厂的。其中有些电池的激活过程需要电池处于开口状态,激活以后再封口,这个工序也只可能有电芯生产厂家来完成了。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电池厂出厂的电池到用户手上,这个时间有时会很长,短则1个月,长则半年,这个时候,因为电池电极材料会钝化,所以厂家建议初次使用的电池最好进行3--5次

6、完全充放过程,以便消除电极材料的钝化,达到最大容量。在2001年颁布的三个关于镍氢、镍镉和锂离子电池的国标中,其初始容量的检测均有明确规定,对电池可以进行5次深充深放,当有一次符合规定时,试验即可停止。这很好的解释了我说的这个现象。那么称之为“第二次激活”也是可以的,用户初次使用的“新”电池尽量进行几次深充放循环。然而据笔者的测试(针对锂离子电池),存储期在1--3个月之内的锂离子电池,对它进行深充深放的循环处理,其容量提高现象几乎不存在。3、前三次要充12小时吗这个问题是紧扣上面的电池激活问题的,姑且设出厂的电池到用户手上有电极钝化现象

7、,为了激活电池进行深充深放电循环3次,其实这个问题转化为深充是不是就是要充12个小时的问题。答案是不需要充12小时。早期的手机镍氢电池因为需要补充和涓流充电过程,要达到最完美的充饱状态,可能需要5个小时左右,但是也是不需要12个小时的。而锂离子电池的恒流恒压充电特性更是决定了它的深充电时间无需12个小时。对于锂离子电池有人会问,既然恒压阶段锂离子电池的电流逐渐减小,是不是当电流小到无穷小的时候才是真正的深充。笔者曾经画出恒压阶段电流减小对时间的曲线,对它进行多次曲线拟合,发现这个曲线可以用1/x的函数方式接近与零电流,实际测试时因为锂离子

8、电池本身存在的自放电现象,这个零电流是永远不可能到达的。以600mAh的电池为例,设置截至电流为0.01C(即6mA),它的1C充电时间不超过150分钟,那么设置截至电流为0.001C(即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