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安徽卷)解析版

2013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安徽卷)解析版

ID:11353487

大小:1.18 M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11

2013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安徽卷)解析版_第1页
2013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安徽卷)解析版_第2页
2013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安徽卷)解析版_第3页
2013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安徽卷)解析版_第4页
2013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安徽卷)解析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安徽卷)解析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世纪金榜圆您梦想www.jb1000.com姓名座位号(在此卷上答题无效)绝密★启用前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第I卷第1页至第5页,第II卷第6页至第12页。全卷满分300分。考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的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2.答第I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

2、所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答第II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的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4.考试结束后,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共120分)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

3、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C12N14O16Ai27S32Cl35.5Ce140Pb2077.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中催化剂,能在室温下高效催化空气中甲醛的氧化,其反应如下:HCHO+O2催化剂CO2+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CO2分子中的化学键为非极性键C.HCHO分子中既含α键又含π键D.没生成1.8gH2O消耗2.24LO2【答案】C第11页(共11页)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世纪金榜圆您梦想www.jb1000.com【解析】A、该反应在室温下可以进行,故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错误;B

4、、二氧化碳结构为,为极性键,错误;C、甲醛中,含有碳氧双键,故期中既含有键又含有键,正确;D、氧气的体积,并没有标明状况,故不一定为2.24L,错误。【考点定位】以除甲醛气体为新的情境,考查了化学反应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涉及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分子结构、化学键以及气体的体积等相关知识。7.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收集及尾气处理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和净化装置)。仅用此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最合理的选项是选项A中的物质B中的物质C中收集的气体D中的物质A浓氨水CaONH3HOB浓硫酸Na2SO3SO2NaOH溶

5、液C稀硝酸CuNO2H2OD浓盐酸MnO2Cl2NaOH溶液【答案】B【解析】该装置分别为固液不加热制气体,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以及采用防倒吸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A、氨气不能使用向上排空气法,错误;B、正确;C、铜与稀硝酸反应需要加热,且吸收不宜使用防倒吸装置,错误;D、制取氯气需要加热,错误。【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实验基本原理(气体的制备),实验装置、仪器的使用。8.下列分子或离子在指定的分散系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A.银氨溶液:Na+、K+、NO3-、NH3·H2OB.空气:C2H2、CO2、SO2、NOC.氢氧化铁胶

6、体:H+、K+、S2-、Br-D.高锰酸钾溶液:H+、Na+、SO42-、葡萄糖分子【答案】A第11页(共11页)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世纪金榜圆您梦想www.jb1000.com【解析】A、可以共存;B、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生成,不能共存;C、氢氧化铁的胶体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共存;D、高锰酸根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葡萄糖具有还原性,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考点定位】考查粒子共存问题,涉及胶体的性质、物质的性质、氧化还原反应等。7.热激活电池可用作火箭、导弹的工作电源。一种热激活电池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

7、,其中作为电解质的无水LiCl-KCl混合物受热熔融后,电池即可瞬间输出电能。该电池总反应为:PbSO4+2LiCl+Ca=====CaCl2+Li2SO4+Pb。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式:Ca+2Cl--2e-=====CaCl2B.放电过程中,Li+向负极移动C.没转移0.1mol电子,理论上生成20.7PbD.常温时,在正负极间接上电流表或检流计,指针不偏转10.【答案】D【解析】A、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故为,错误;B、放电过程为原电池,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错误;C、每转移0.1mol电子,生成0.05mol

8、Pb,为10.35g,错误;D常温下,电解质不能融化,不能形成原电池,故指针不偏转,正确。【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基本理论,设计电极判断、电极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离子流动方向以及简单计算。第11页(共11页)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世纪金榜圆您梦想www.jb1000.com7.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以制备特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