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新课标的要求

初中语文新课标的要求

ID:11371513

大小:234.00 KB

页数:38页

时间:2018-07-11

初中语文新课标的要求_第1页
初中语文新课标的要求_第2页
初中语文新课标的要求_第3页
初中语文新课标的要求_第4页
初中语文新课标的要求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新课标的要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与反思学习自测习题A习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2分)1.A2.D3.B4.C5.A6.A7.B8.C9.B10.A11.D12.B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8分)13.正确14.方法15.积累16.规律17.清晰18.构思立意19.教师20.学生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6分)21.×22.√23.×24.√25.×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26.正确理解初中识字写字教学目标,(1分)把握初中识字写字教学重点,(1分)明确初中识字写字教学内容,(1分)加大识字写字教学力度,(1分)提升教学水平。(1分)27.可以

2、利用语文工具书解释文本,(1分)查阅人物,(1分)查阅时地,(1分)了解其他,(1分)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检索电子文献资源。(1分)28.导致口语交际教学目标模糊,教就会失于笼统,(1分)学就会坠入朦胧,(1分)教学就会显现出随意性(1分)和无序性,(1分)影响口语交际教学的质量和效率。(1分)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9.(要点)“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与反思”是对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的回顾与思考。(1分)初中语文教师在对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的回顾中发现重要现象,(1分)在对重要现象的观察中提出典型问题,(1分)在对典型问题的探究中获得语文教学认识,(

3、1分)在对语文教学认识的运用中改进语文教学实践和完善语文教学理论。(1分)“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与反思”是初中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1分)教师发现、认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不断地提高自己发现、认识、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2分)教师发现不足,提出困惑,针对问题,探寻对策,适应需要,发展自己,实现教师与学生、教师的教与学的互相促进、共同提高。(2分)830.(要点)初学写作少不了模仿,也必须创新。(2分)模仿是学习他人之法,创新就是对他人之法的化用、融合、改造。先放后收式写作主张由模仿到创新,先规范后创新。(3分)入格与出格、模仿与创造、规范与创新并不必然是对立

4、关系。在写作教学中,他们表现为条件关系:在规范要求中实现创新。(3分)积累是基础,创新是生化;模仿是基础,创新是活用,规范是基础,创新是发展。离开了这些基础,凭空跳到创新境界,很难有效提高作文水平,所谓的创新也只能是空中楼阁。(2分)六、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31.(要点)在“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了。”(朱自清《春》)这句话的教学过程中,(1分)积极掌握“语境中理解词语(偷偷地、钻)”的方法,(1分)获取“词语(偷偷地、钻)意义”等知识,(1分)形成“准确使用词语”的能力,(1分)培养“小草无声无息、生命力却是极顽强、极旺盛的”美好的情感态度和

5、价值观。(2分)语文教学的任何一项目标,都应该是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而不是单维度目标;(2分)“三维目标”是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一体化,而不是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简单相加。(2分)七、教学实践与反思札记(本题30分)32.札记评价的标准:反思环节完整,反思结果有据;即能够回顾教学故事(6分),从中发现重要教学现象(6分),提出具体教学问题(6分),在分析问题中获得规律性认识(6分),改进和完善教学(6分)。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与反思学习自测习题A8一、选择题(每小题181.按教学的进程

6、,教学反思的类型可以分为教学后的反思,教学中的反思,教学前的反思。教学中反思的直接作用是:A.使教学优质高效地进行。B.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C.使教学经验理性化。D.使教学理论系统化。()2.“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与反思”课程的目标任务可以分解为三个层次:直接的目标任务、进一步的目标任务、发展性的目的任务。其中,进一步的目标任务是:A.发现、认识、解决语文新课程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具体问题。B.明了初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因素与过程环节。8C.促进初中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D.追求语文教学实践的改进和语文教学理论的完善。()3.初中识字写字的教学内容包括新词中“

7、新”字的学习,也包括新词中“旧”字的学习。对新词中“旧”字的学习,重点关注的是:A.字音。B.语境义。C.字义。D.字形。()4.初中识字写字教学应该包含对原来所认识的常用汉字新的意义的理解和运用。例如,韦应物《滁州西涧》“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中的“横”字意思是:A.横向的挡门的门闩。B.横竖的横。C.多向的、不定向的。D.横逆。()5.教学《背影》后布置作业:有人认为本文失之伤感,很怀疑大人是否要父亲这么照顾,是否会这么容易流泪。你的看法呢?与其他同学讨论一下。这里,课文的主要作用是:A.引发作用B.示例作用C.积累作用D.凭借作用6.一位教师结

8、合初一新生的心理特点,布置了三篇生活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