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任姓始祖地在黄帝故里—河南新郑

中华任姓始祖地在黄帝故里—河南新郑

ID:11379680

大小:23.04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11

中华任姓始祖地在黄帝故里—河南新郑_第1页
中华任姓始祖地在黄帝故里—河南新郑_第2页
中华任姓始祖地在黄帝故里—河南新郑_第3页
中华任姓始祖地在黄帝故里—河南新郑_第4页
中华任姓始祖地在黄帝故里—河南新郑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华任姓始祖地在黄帝故里—河南新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华任姓始祖地在黄帝故里—河南新郑河南省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任华河南省任姓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任姓,是5000年前黄帝赐封的12个基本姓氏之一,是一个十分古老而又具有光荣传统的姓氏。任姓为中国较为常见的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59位。其中尤以河南、山东多此姓,两省任姓约占全国汉族任姓人数的25%。任姓的起源目前说法不一,除了一些少数民族和个别他姓改姓为任以外,其来源主要有二:一说任姓是黄帝的后裔,黄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为姬、酉、祁、己、滕、任、荀、葴、僖、姞、儇、依十二

2、姓,任姓为其中之一。二说任姓出自风姓,是太昊、伏羲氏之后。对于这两种说法,学术界争议不大,既没有新的史料肯定其一,又没有史料可以否定其一。况且远古传说本不必深究,一姓多源的现象历史上也是很多的,而且伏羲是华胥氏之子、少典之父,即炎帝和黄帝之祖父,是女娲(也称女娲氏)的哥哥兼丈夫,所以,说任姓源于黄帝和源于伏羲风姓并无相互排斥性的矛盾。不过,在任姓宗亲祭祖的始祖以及始祖地的认知上,目前却有不小的争议,主要有三:一为山东滕县官桥镇。这种观点认为,禹阳的后人奚仲11(也叫任奚),在夏禹时期担任车正的官职,居于薛地(

3、今山东滕县东南),他的后裔就以薛作为自己的姓氏。薛国故城位于滕州市南部的官桥镇,是我国保存完好的古代城池之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为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这种学术观点与滕县相同,只是认为薛国的始祖奚仲出生地、墓地以及造车的地方都在今薛城区陶庄镇奚公山上,中国先秦史学会等联合为薛城区颁发“造车鼻祖、奚仲故里”的牌匾,确认了“造车鼻祖、奚仲故里”在枣庄薛城奚村。11三为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据《唐书·宰相世系表》及《左传正义》所载,相传黄帝少子禹(禺)阳被封在任国(今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其后裔以国为氏。任不

4、齐通六艺,工诗、礼并精通于乐。孔子死后,他守灵三年后方返回故乡桃乡(今山东省济宁任城)。楚王听说他的贤明,想聘为上卿,他拒绝了,然后在家作诗注礼,述孔子言作逸语三篇。其死后,葬于桃乡(墓在济宁城北房葛铺)。到唐时,他被追封为任城伯,宋朝加赠当阳侯,明代改称“先贤任子”。其观点认为任氏族人大多尊奉孔子弟子任不齐为得姓始祖。孔子逝世后三年(前476年),任不齐回归桃乡故里。任不齐生于周灵王二十七年,卒于周元王八年农历9月(前545~前468年),逝世后葬于桃乡,其墓在今山东省济宁市城北房葛铺。任不齐被后来的唐太宗

5、李世民在贞观八年(634年)追封为任城伯,宋真宗赵恒在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加封为当阳侯。在任不齐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号为姓氏者,称任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任氏正宗。任氏族人大多尊奉任不齐为得姓始祖。上述三种观点我们不能武断地说是错误的,但如果进一步深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这三个地方均不是任姓的得姓之地,也不是任姓始祖居住地,而任姓的得姓之地和祖居地则应该是我们河南省的新郑黄帝故里。第一,任姓是源于上古时期的古姓,而不是西周以后产生的以国为氏的姓。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

6、在原始社会之初,人们群居杂婚,难免近亲婚育的弊端,伏羲认识到这种危害,“正姓氏,通媒妁,制嫁娶”,制定了一套同姓不婚的嫁娶礼仪制度,从而避免了血亲通婚,实现优生繁衍。最初的许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底的特定标志符号,是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如黄帝住姬水之滨,即以姬为姓;炎帝居姜水之旁,即以姜为姓。皇天以大禹治水有功,赐姓为姒。此外,部落首领之子亦可得姓。黄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为姬、酉、祁、己、滕、任、荀、葴、僖、姞、儇、依十二姓,其中有四人分属二姓。祝融之后有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八姓,史称

7、祝融八姓。任姓就是产生于这个时期的黄帝十二古姓之一。此时的姓氏还不是一回事,姓与氏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通11志·氏族略》曰:三代(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妊人(女子)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天下同姓是一家,故而同姓不婚)。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氏族制度逐渐被阶级社会制度所替代,赐土以命氏的治理国家的方法才

8、逐步产生。氏的出现,记录着人类历史脚步迈进阶级社会。所以,姓和氏,是人类进步的两个阶段。西周以后,随着姬姓周王朝的建立和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以姬姓“别其子孙之所自分”的“氏”,赐土以命氏得姓才占据了我国姓氏来源的主流。《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载:“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管、蔡、郕、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文之昭也。邘、晋、应、韩,武之穆也。凡、蒋、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