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背景下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究

微博背景下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究

ID:11385543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1

微博背景下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究_第1页
微博背景下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究_第2页
微博背景下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究_第3页
微博背景下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究_第4页
微博背景下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微博背景下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微博背景下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究摘要:微博的快速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针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特点,通过运用微博的传播特征与优势,探索微博在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对策与策略。关键词:微博;大学生;思想教育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253-02微博,是微博客(Micro-Bloggin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传播、分享、互动以及获取平台,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集成化和开放化,用户可以通过WEB、WAP页面、手机短信/彩信发布消息或上传图片,实现即时分享。随着微博的飞速发

2、展,走在时代前列的青年大学生成为使用微博最为广泛、最为活跃的群体。因此,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新规律,是当前摆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一大新课题。一、微博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机遇6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13亿,手机网民用户更加集中在年轻群体,20~29岁人群占比达到36.0%,作为交流沟通类应用的代表——手机即时通信和手机微博,是目前推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主流应用。“微博”在青年大学生当中的兴起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契机。1.微博的兴

3、起推动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一直以来,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一般是课堂教育、谈心、校园活动等,受教育者经常是“被参与”,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掌握最新、最全面的信息,而微博上囊括的资源丰富,门类齐全,能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系统的新知识和生动的现实案例,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与针对性。微博的兴起,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不断创新提供了动力,创造了条件。62.微博搭建了师生交流的新平台。一对一、面对面的传统师生沟通方式受限于时间、空间等因素,微博为师生交流沟通搭建了一个新

4、平台,思想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关注、参与微博,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随着微博在大学生群体中盛行,通过查看大学生记录的生活日志或者对时事焦点的评论,思想教育工作者可以能够及时发现大学生的思想波动,了解大学生的所思所想,把握其思想脉搏,有针对性地解决大学生面临的思想问题,更加有效地引导大学生思想潮流。同时通过运用网络新词、转播、评论微博等方式,跨越师生之间的代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实现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更加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二、微博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微博的发展拓宽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但正是这种难于监控的方式方法和虚拟性,给当

5、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困难与挑战。1.微博的广泛使用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预见性。微博“短、平、快”的特点突破了社会不同层级间的障碍,不分名人草根,不论贫富贵贱,都可以平等交流,打破了传统媒体传播的单向性,使得社会中每个个体都是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这种信息传播的无障碍性,造成信息繁杂无序,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大学生虽然有一定的是非辨别能力,有时候因缺乏对一手信息的常识性、客观性判断而导致各种突发事件的发生,这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面对经由微博传播的某个不平事件,网友发力的表现形式为:围观、顶帖、拍砖、网曝,并对事件进展给予持续关注、持

6、续讨论、持续扩散……普通个体遭遇迅速演变为社会公共事件,成为公众瞩目的焦点,加大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舆论导向的难度。62.微博的广泛使用异化了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微博背景下,网络虚拟空间扩大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领域,网络人际关系不需要考虑现实面对面人际交往中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及所处的环境等因素;网络虚拟空间消除了地域限制,遥远的陌生人变的熟悉,而身边的人因不屑或无暇变的陌生,使得大学生青睐于这种快餐式的网络人际交往。部分大学生由于自制能力不强,加上微博可以通过手机等便携式设备登录,他们不管身处校园还是校外,甚至是课堂上都会不自主地登录微博,导致一部分大学生沉溺于

7、微博,成为“微博控”,出现了人际交往异化的问题。虚拟交往使学生自我封闭,与现实社会中的他人交往与沟通能力减弱,出现了人际交往上的异化现象。三、积极探索微博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显而易见,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待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的两面性。准确把握使用微博的“度”,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行,要全面把握微博的特性,使之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61.着力营造新媒体校园文化氛围。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单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主动占领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阵地,把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微博有机结合起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

8、值体系融入到微博信息中。微博虽然形式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