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环境噪声监测报告

区域环境噪声监测报告

ID:11386931

大小:21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1

区域环境噪声监测报告_第1页
区域环境噪声监测报告_第2页
区域环境噪声监测报告_第3页
区域环境噪声监测报告_第4页
区域环境噪声监测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区域环境噪声监测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报告(年度)1监测概况1.1@@市简介1.2点位布设及监测时间2009年@@市区域环境噪声采用750×750平方米的正方形网格进行布设,全市共布设232个点位,网格总覆盖面积130.5平方公里,@@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于2009年8月份在昼间正常工作时间,对区域环境噪声进行了例行监测。1.3统计及计算方法监测结果统计计算方法按照《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及有关技术规定进行。1.3.1等效声级计算式中:Leq为等效声级;Li为第i次测得的瞬时A声级;N为取样总数。1.3.2等效声级平均值计算式中:Leqi为第i测点

2、的等效声级;n为测点总数。1.4执行标准区域环境噪声评价执行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的1类(昼间)标准55分贝,见表1-1。5表1-1环境噪声限值(GB3096-2008)Leq:dB类别昼间夜间0类50401类55452类60503类65554类4a类70554b类70602监测结果统计及与2008年对比分析2009年@@市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为53.1分贝,未超标。L10、L50、L90平均值分别为55.1分贝、50.0分贝、46.0分贝。等效声级最大值为72.0分贝。与2008年比较见表2-1。表

3、2-12009、2008年区域环境噪声测量结果统计对比表指标年度LeqL10L50L90α平均值2008年53.354.750.347.43.22009年53.155.150.046.03.8最大值2008年71.570.665.760.67.82009年72.073.166.762.39.72009年,等效声级值超过55分贝的网格覆盖面积为27.55平方公里,占总覆盖面积的21.12%。2009年与2008年暴露在不同等效声级下的面积分布状况对比见表2-2和图1。表2-2暴露在不同等效声级下的面积分布状况声级范围dB(A)

4、声级覆盖面积(Km2)占总网格面积百分比(%)52009年2008年2009年2008年≤350.000.000.000.0036-400.001.120.000.8641-454.54.503.453.4546-5026.4425.3120.2619.4051-557266.3855.1750.8656-6019.1227.5614.6621.1261-656.753.945.173.0266-701.121.120.860.8671-750.560.560.430.4376-800.000.000.000.0081-85

5、0.000.000.000.00≥860.000.000.000.00从声源来看,生活噪声和交通噪声是影响区域环境噪声水平的主要声源,主要受生活噪声影响的测点数为132个,受交通噪声影响的测点数是73个,分别占总测点数的56.9%和31.5%,详见表2-3。5表2-3@@市2009年度区域环境噪声声源状况噪声源分类影响测点数噪声源构成百分比(%)LeqL10L50L90平均dB(A)б平均dB(A)б平均dB(A)б平均dB(A)б交通7331.554.85.356.85.751.35.746.36.2工业14654.33.

6、156.93.550.43.945.16施工62.653.91.156.20.9531.449.61.4生活13256.952.13.6543.649.33.545.94.1其它7350.81.853.41.547.11.344.11.1@@市区域环境噪声声源构成百分比见图2,生活噪声和交通噪声分别占56.9%和31.5%;工业噪声、施工噪声、其它噪声、分别占6%、2.6%和3%。3原因分析监测结果表明2009年@@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53.1分贝,达到了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的1类(昼间)标准55

7、分贝的要求,@@市区域环境噪声近年来能够连续保持稳定达标,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的原因:(1)坚持认真贯彻执行市政府《关于严格控制市区环境噪声污染的通知》,加强对噪声的监督管理,开展“建筑施工场地噪声申报登记”工作;在中高考期间,环保局与市城建委、市公安局、市文化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在中高考期间对环境噪声污染加强监督管理的通知》,组织市、区两级环保部门实施24小时昼夜值班制度和巡查制度;在电视台、报纸等新闻媒体上公布了举报、投诉电话,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对于群众反应强烈的扰民噪声进行曝光。5(2)对不同的噪声源采取相应的措施,

8、如工业和施工噪声在城市声源构成中虽然占的比重不大,但等效声级高、影响大,居民投诉多。因此,政府加大了对市区污染严重的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对产生工业噪声的声源采用消声、吸音、隔声设备或使用低噪声设备等措施,对无法进行治理的扰民噪声源坚决予以“关、停、改、迁”,以集中控制和综合治理为手段,从而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