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河南豫剧唱腔及音乐

浅议河南豫剧唱腔及音乐

ID:11390810

大小:27.5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11

浅议河南豫剧唱腔及音乐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浅议河南豫剧唱腔及音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议河南豫剧唱腔及音乐中图分类号:J617文献标识码:A河南豫剧具有浓郁的中原特色,不论是流布于黄河两岸、中原周边、大江南北、祖国边陲、宝岛台湾,这一共性非常鲜明。豫剧这朵梨园奇葩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不断革新、创作,由粗到细,粗中有细;由俗到雅,雅俗共赏,表演艺术日臻完美,同时也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艺术上有成就的个行当的演员。6豫剧的音乐属于梆子声腔系统,是板腔体格式,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各地语音和民间音乐等因素的影响,在音乐上形成了带有区域性的不同风格的艺术流派。即以开封为中心的“祥符调”,以商丘为中心的“豫东调”,以洛阳为中心的“豫西调”,形成于豫南沙河一带的“沙河调”

2、”。现在基本上统称为“豫东调”与“豫西调”。“豫东调”唱腔主音为“5”,以中州音韵和商丘、开封的语音为基础,在传统演唱中多用假嗓(二本腔),声音高细,花腔较多,具有激昂、豪放、明朗、花俏的特点,“豫西调”唱腔主音为“1”,以中州音韵和洛阳语音为基础,在传统演唱中多用真嗓(大本腔),声大腔圆,哭腔较多,起特点是粗犷、浑厚、悲壮、深沉。这两大腔系在豫剧早期发展过程中,是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各占各的地盘,各有各的市场,到了30年代开始有了交流。建国后,党号召清除“门户之见”,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融会贯通,豫剧才有了新的发展。以上是过去按其流布的不同地区,按传统分类分成

3、了豫东调、祥符调、沙河调、豫西调。另外也有按其唱腔音乐及演唱音区的不同,而将前面三类统归豫东调,俗称“上五音”。与这些相对应的是演唱的音区较低的豫西调,俗称“下五音”。现在,河南豫剧基本上实现了几个地域流派的大融合,演员在演唱时会根据剧情和人物的需要而采用不同的演唱风格。在豫剧唱腔中,豫东调和祥符调用同样的调高,唱腔的某些局部常有向上方五度旋宫,多落在“5上”,豫西调唱腔的某些局部常有向下方五度旋宫,多落在“1”。豫剧的传统唱法中,男角女角基本上是同腔同调,豫东调演唱多用假嗓,豫西调则多用真嗓,净角多用“炸音”。过去,豫东调和豫西调均有一种翻八度以假声行腔的方法,这就是所谓的

4、“赝腔”或“讴”。6豫剧的唱腔音乐结构属板式变化体,其板类有四种,即慢板、二八板、流水板、非板。二八板在豫剧的四大板类中表现力最强,变化最丰富。除二八板这个基本板式外,还可分为慢二八板、中二八板、二八连板、快二八板、紧二八板、紧打慢唱等板式。二八板是因由两个八板(八小节)组成的一个乐段,循环反复使用而得名。随着表现内容的不断丰富,这种固定呆板程式已被突破。如今的二八板结合了豫东调、豫西调两大流派的唱法而构成,一板一眼24拍,可构成上百句的大唱段,主要用于叙事。又可据剧情和人物感情变化的需要有不同变化,既能表现明快、爽朗、喜悦,也能表现急切、紧张和激愤、悲痛的情景。此外二八板还

5、派生出了呱哒嘴、狗撕咬、乱弹、垛板、搬板凳等。河南豫剧一代宗师、马派艺术创始人马金凤善用二八板,例如她的代表剧目《对花枪》中的“老身家住南阳地”和《穆桂英挂帅》中的“辕门外三声炮如同雷震”等大段唱腔都运用了清脆明快、丰富多变的“二八板式”。慢板类有慢板、金钩挂、反金钩挂、迎风等板式,一般为四、四拍的三眼板,其上下句唱腔起于中眼而落于板上。上句落音较自由,下句落音豫东调和豫西调有所不同。慢板是豫剧唱腔中常用的板式之一。它的前奏过门有多种形式,其中最常用的有“六梆”、“四梆”、“导四梆”和“迎风一梆”等。慢板的起腔形式又分整板和散板两种。整板起的称为“头句腔”,散板起的是将第一句

6、(上句)唱“栽板”或“大板起”,从第二句(下句)进入慢6板。慢板中普通上下句的基本结构是将一句唱腔分为两个分句,中间有个小过门,全句唱腔之后,随句尾落音有一个“八梆”跟腔过门(也可以减少为四梆或完全省略)。慢板的行腔除上述最基本的结构形式外,还有通过局部的变化而产生出来的多种花腔。上句有“头句腔”、“三句腔”,下句有“单过板”、“双过板”等。慢板的收腔又称“锁板”,基本结构与普通的下句相同,只是收腔时速度大多渐慢,并随着收腔尾音有一个简短的过门。慢板的速度伸缩性较大,可以随其内容情绪的不同而用快、中、慢的速度。河南豫剧一代宗师、唐派艺术创始人唐喜成在《三哭殿》中的唱段“李世民

7、登龙位万民称颂”和河南豫剧一代宗师、常派艺术创始人常香玉在《花木兰》中的唱段“这几日老爹爹疾病好转”等都是慢板中的最为精彩的典型代表唱腔音乐。6流水板亦为豫剧常用的板类之一,可分为流水板、慢流水板、快流水板、流水连板等。唱腔一般都是眼起板落的一板一眼的形式。可根据需要作不同速度的变化。曲调比较自由灵活,旋律流畅,节奏跳荡,既适用于表现欢快活泼的情景,也适用于表现压抑、忧伤的情感。它还派生出垛板、两锣钻子等。它的主要特征是旋律中跨小节的切分节奏特别多,无论是唱腔的起落,还是唱腔旋律中的起伏、转折,大多出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