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及自我及谐之间关系探究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及自我及谐之间关系探究

ID:11396343

大小:3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1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及自我及谐之间关系探究_第1页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及自我及谐之间关系探究_第2页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及自我及谐之间关系探究_第3页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及自我及谐之间关系探究_第4页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及自我及谐之间关系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及自我及谐之间关系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及自我及谐之间关系探究【摘要】目的本文旨在考察父母教养方式与当前大学生自我和谐的状况,进一步探讨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使用了王登峰编制的《自我和谐量表》(SCCS)和岳冬梅等人修订的《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结果如下:1、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父母教育方式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且在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偏爱因子及惩罚严厉因子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2、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与自我和谐度各因子所呈现的相关较为显著,且父母教养方式对自我和谐度各维度产生的预测力不尽相同。结论:大学生自我和谐与早期父母教养方式有明显相关。【关键

2、词】大学本科生;父母教养方式;自我和谐【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5-0128-03父母教养方式(ParentingRearingStyles),是指父母为使子女身心健康成长所具有相对稳定的态度、使用的方法和具体的行动等相对稳定的行为的集合及其所营造出来的孩子的家庭成长环境。是对父母价值观、文化修养、教育态度等多方面的集中反映[1]。自我和谐(SelfConsistencyand8Congruence),是指自我内部的协调一致以及自我与经验之间的协调[5]。家庭教养对青少年自我和谐的影响研究,主要集中于家庭环

3、境因素、父母教养方式。早在上世纪80年代,国外学者就曾对此进行了研究。如关于家庭经济问题,家庭经济贫困的孩子自我和谐程度较低,这可能是由于父母的拒绝和惩罚引起的。[15]Pattersont,Baldwin发现,严厉惩罚型父母教养方式下的青少年更有容易出现自我与经验的不一致,形成问题行为。[2]我国学者邹琴、李文虎研究发现,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我和谐总分呈显著相关,与自我和谐各个维度之间存在密切相关,且父亲的教养方式(如过分干涉)与总体自我和谐的相关要高于母亲的教养方式与它们的相关,父亲和母亲的过度干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与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呈显著正相关。[

4、3]沈怡芳、蔡春岚等研究发现,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与家庭亲密、情感表达及娱乐性呈负相关,自我的刻板性与家庭成功性呈正相关,自我和谐总分与家庭环境的亲密度、情感表达与娱乐性呈显著负相关。[4]罗薇、戴晓阳研究表明,大学生家庭亲密度与自我和谐有正相关。[6]王彦的研究也表明大学生自我和谐与家庭环境密切相关,自我和谐总分与家庭环境矛盾呈显著正相关。[11]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8以上海某大学3个院系的大一、大二及大三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420份,回收问卷406份,有效问卷387份。其中男生58人,女生329人;城市182人,乡村205人;独生子女140人,

5、非独生子女247人;大一新生215人,大二、大三分别为105人和67人。1.2研究方法:采用岳冬梅等人在1993年修订的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该量表的父亲教养方式量表与母亲教养方式量表各有66题(每个量表均有8题不进行计分),是岳冬梅等人通过对390名高中生和大学生的初测和重测得到的,并被广泛作为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工具。采用王登峰编制的自我和谐量表(SCCS),该量表由35个陈述句和相应的问题条目组成,包括3个分量表:自我与经验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和自我刻板性。各分量表的同质性信度较高。采用李克特5点评分,1代表完全不符合,5代表完全符合。计算总分时

6、先将“自我灵活性”反向计分,再与其他两个分量表得分相加,得分越高自我和谐程度越低。在大学生中,可以以低于74分为低分组,75-102分为中间组,103分以上为高分组。采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分析。主要运用描述统计、t检验、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2研究结果82.1SCCS和EMBU的评定结果父母教养方式得分见表1和表2。男女学生得分经t检验发现: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因子的得分越高,表明父母积极的教养方式越多,而其他因子的得分越高,则表明父母消极的教养方式越多。父亲教养方式中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及惩罚严厉因子存在性别差异:父亲对男生更加严厉,而对女生更多采

7、用积极的教养方式。虽然偏爱因子和拒绝否认因子上没有统计学显著性,但是男生分数均高于女生,说明父亲对男生采用消极的教养方式较多,而对女生采用积极的教养方式较多;母亲教养方式中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及偏爱因子上存在性别差异。其中情感温暖理解因子上女生分数显著高于男生,而在偏爱因子上,男生分数显著高于女生。表1父亲教养方式性别差异注:*P参考文献[1]RobertA.Wicklund:Thefallacyoftheprivate-publicself-focuseddistinction[J].Journalofpersonality,September1987,55(3

8、):491-523.[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