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中医验方.doc1

胆囊息肉中医验方.doc1

ID:11400653

大小:71.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7-11

胆囊息肉中医验方.doc1_第1页
胆囊息肉中医验方.doc1_第2页
胆囊息肉中医验方.doc1_第3页
胆囊息肉中医验方.doc1_第4页
胆囊息肉中医验方.doc1_第5页
资源描述:

《胆囊息肉中医验方.doc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剂症状减半,三剂症状消失  方子一逐瘀消症汤治疗胆囊息肉186例  汪雨田  自1991年4月~1997年4月,笔者用自拟逐瘀消症汤治疗胆囊息肉18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186例均为肝胆专病门诊病例,其中男130例,女56例;年龄19~54岁;胆囊息肉单枚的105例,多枚的81例;伴慢性乙型肝炎42例,肝硬化16例,脂肪肝47例,胆囊边缘欠光滑和毛糙38例  2治疗方法  逐瘀消症汤组成:当归15g,赤芍10g,桃仁15g,五灵脂10g(包煎),白花蛇舌草30g,煅蛤壳30g,炙鳖甲20g(

2、30g),醋浸炒香附15g,莪术10g(15g),金钱草30g,凌霄花10g,(醋炒柴胡10g,生薏仁30g)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10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B超复查观察疗效6个疗程无效者停服胁痛伴有寒热错杂者加柴胡、黄芩;脂肪肝者加生山楂、莱菔子;慢性乙型肝炎谷丙转氨酶增高者加茵陈、垂盆草、虎杖;气虚加黄芪30g,阴虚加生地黄15g,牡丹皮10g  3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临床症状消失,B超检查示胆囊息肉消失为治愈好转:临床症状消失,B超复查胆囊息肉多枚减少和单枚息肉缩小无效:临床症状减轻,但胆囊息肉无变化186例

3、中,治愈78例,好转67例,无效41例,总有效率77.96%  4病例介绍  刘某某,男,42岁,1993年6月15日初诊有脂肪肝史4年近因右肋时有刺痛,在某医院B超检查示脂肪肝,另见胆囊息肉多枚,其较大一枚0.4cm×0.6cm;西医建议行胆囊切除术,患者不愿手术来我院诊治,复查B超结果同前诊断患者右胁痛阵作,疼痛固定不移,舌质暗红、苔稍腻,脉弦细,查肝功能正常证因平素嗜食辛辣肥甘过多,助湿生热,瘀滞肝胆成疾,治宜疏肝化瘀,软坚消症药用逐瘀消症汤加生山楂30g,莱菔子15g服药1个疗程,临床症状消失,2个疗程后复查B超胆

4、囊息肉减少为1枚,3个疗程后复查B超示,胆囊息肉消失,轻度脂肪肝,随访6年未复发  5体会20  胆囊息肉属中医胁痛、积聚范畴由于平素嗜食辛辣肥甘太过,助湿生热蕴结于肝胆,肝胆失于疏泄,瘀滞络阻成积所致,目前发病率逐年上升胆囊息肉最常见的是腺瘤性息肉,也有炎性息肉,后者易治,前者难治,临床表现酷似慢性胆囊炎,西医西药治疗尚不理想,一般认为少数有癌变倾向,故西医多主张行胆囊切除术根治对于本病的治疗,笔者认为应先以内科中医中药保守治疗为妥,不可盲目主张手术胆为中精之腑,腑宜通宜泄,运用中药利胆通腑,以逐瘀消症汤治疗方中当归、赤

5、芍、桃仁、五灵脂、凌霄花活血化瘀,鳖甲、蛤壳软坚散积,金钱草、白花蛇舌草利胆解毒,可抑制腺瘤增生,再配醋制香附得莪术相配则消磨积块之功更强,本病病位在胆,与肝有关,病机重点属瘀,故用药以逐瘀消症为主,稍佐疏肝利胆,通过治疗观察收到满意效果因肝与胆相表里,肝病日久易脏腑同病,治疗易表里同治,即使胆囊息肉腑病消失,后期亦应重视调理脏病,对减少胆囊息肉复发率有一定的裨益本病病程较长,通过病例总结观察,凡病程短,及时治疗一般治愈率高,病程长,治疗不及时者,或由肝硬化、慢性乙肝病及腑者,治疗效果较差,且无效病例较多  汪雨田(江苏省

6、射阳县中医院224300)2010.08.06电话询问:方子不全,补加醋柴胡10g,生苡仁30g,见上方括号内2010.08.07电话询问:13615153388,蛤壳要煅,柴胡要醋。要用水浸泡半天后煎,晚上睡觉前半小时服用头煎,明天早餐后一小时服二煎,中午不必服用  注意:2006.04.10打电话联系0515-2989355他说去掉方子中五灵脂,然后有点粘连加柴胡10g,生苡仁30g早餐后一小时,晚上睡觉前半小时服用,要用水浸泡,一般要有一大碗便秘加生地黄15g牡丹皮10g,但是潮湿天气时不加  方子二乌僵薏四汤治疗胆

7、囊息肉  胡竹芳(湖北省孝感市中医院内科432100)  笔者自拟乌僵薏四汤治疗胆囊息肉,临床应用10余年,治疗病人50余例,疗效尚满意,现介绍如下  1、方药与治法  乌僵薏四汤由柴胡9g,枳壳10g,白芍15g,薏苡仁30g,乌梅10g,僵蚕10g,白芥子10g,连翘15g,三棱9g,法半夏9g,甘草6g组成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次或制成水丸,每次9g,每日3次一般2~3个月为1个疗程,重者需2~3个疗程肝郁重者加青皮、香附,腹胀重者加厚朴,便秘者加生大黄,以瘀为主者加丹参、桃仁  2、病案举例20  王某某,女,3

8、6岁1997年5月15日诊治患者因两胁胀痛、腹部胀满、口干口苦、神疲乏力就诊察脉弦,苔薄黄边紫暗B超示胆囊有一0.45cm×0.47cm的息肉,慢性胆囊炎给予上方加蒲公英24g,黄芩9g,厚朴10g,1周后胁痛减轻,腹胀解除,纳增口和以上方10倍量制成水丸1料,每日3次,每次9g嘱禁食辛辣之物,怡情养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