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及其应对策略

焦虑及其应对策略

ID:11402446

大小:3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1

焦虑及其应对策略_第1页
焦虑及其应对策略_第2页
焦虑及其应对策略_第3页
焦虑及其应对策略_第4页
焦虑及其应对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焦虑及其应对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焦虑及其应对策略——留守儿童心理辅导讲座(一)焦虑是指一种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或无根据的恐惧。预期即将面临不良处境的一种紧张情绪,表现为持续性精神紧张(紧张、担忧、不安全感)或发作性惊恐状态(运动性不安、小动作增多、坐卧不宁、或激动哭泣),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表现(口干、胸闷、心悸、出冷汗、双手震颤、厌食、便秘等)。儿童焦虑症有哪些常见的类型和症状1.素质性焦虑:这类儿童的神经系统往往发育不健全或受到损伤。对外界环境变化过于敏感。有的则是父母本身焦虑对孩子的影响。父母对孩子的焦虑又表现出焦虑的反应,因而造成恶性循环。  2.境遇性焦虑:遇到突发性事件、如

2、父母突然死亡、离异、意外事故等,儿童的心理承受不住,整天担心灾害再次降临。但这类儿童的症状随着时间的迁移往往会自然消失。  3.期待性焦虑: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孩子怕达不到家长的期望要求因而焦虑不安。  4.分离性焦虑:当与亲属特别是与父母分离时,会表现明显的焦虑情绪。  5.环境性焦虑:有些常闹纠纷的家庭,家长常向孩子诉苦。在这种矛盾重重的环境中,孩子容易产生焦虑情绪。自我测定  如果这些情况发生在你的身上,或是有类似的表现,请你完成下面这个简易量表:请标出下面每句话与你相符的程度,评分标准如下:  3=非常像我2=有些像我1=有一丁点儿像我0=一点儿也不像我

3、6  1.我在新环境里要花上不少时间克服羞怯。  2.有人看着我时我干活很吃力。  3.我非常容易困窘。  4.我同陌生人谈话很困难。  5.我在人群前谈话时感到紧张。  6.一大群人会使我紧张。  把各条目的得分相加,如果总分超过9分,提示您可能存在社交焦虑障碍。焦虑引起的失眠问题焦虑性失眠症症状特征:这是一种持续性不安、紧张、恐惧等的情绪障碍而得到莫名其妙的紧张和不安,会发生不愉快的事情如:遭受不如意的打击,心理不平衡,无时无刻不在为未来发生的事情发愁,苦恼,烦躁,其精神状态可表现为疑虑或忧虑、抑郁、惶惶然有如大难临头,整天提心吊胆,战战兢兢、紧张不安,常因

4、小事而烦恼,自责、发脾气、坐立不安。由于焦虑情绪的影响而引起肾气不足,气血虚和导致的阴阳失调,脏腑功能不能正常运行,西医说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有的患神经功能亢进等,出现手脚心多汗,心悸、心跳快、呼吸急促,肌肉收缩、颤抖,尿急尿频,胸部有压迫感,腹胀腹泻,咽部阻塞感,多汗、四肢无力麻木等症状,此外也有焦虑的表现,背部有发热感,腰腿酸软、耳鸣、表情呆钝等症。患焦虑症的病人都有程度不同的睡眠障碍,焦虑性失眠以入睡困难为最突出的临床症状,患者躺在床上以后,翻来覆去不能入睡,脑子是思考一个和想一件事,不想还不行,越想越兴奋,越兴奋越睡不着,时间长久了病人肾气阴虚、肝阳上元,

5、引起恐惧症,一到晚上就在思考,今晚会不会睡眠,总是担心再失眠,结果真的不能入睡,这样恶性循环的结果造成了焦虑性失眠。如不能及时得到缓解和治疗,其后果是很严重的。治疗  焦虑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它始于对某种事物的热烈期盼,形成于担心失去这些期待、希望。焦虑不只停留于内心活动,如烦躁6、压抑、愁苦,还常外显为行为方式。表现为不能集中精神于工作、坐立不安、失眠或梦中惊醒等。短时期的焦虑,对身心、生活、工作无甚妨碍;长时间的焦虑,能使人面容憔悴,体重下降,甚至诱发疾病,给身心健康带来影响。如果一个人久陷焦虑情绪而不能自拔,内心便常常会被不安、恐惧、烦恼等体验所累,行为上就

6、会出现退避、消沉、冷漠等情况。而且由于愿望的受阻,常常会懊悔、自我谴责,久而久之,便会导致精神变态,这便是焦虑症,或称焦虑性神经症。另外,患者应该培养起较好的生活习惯,如晚饭后多散步,平常多运动等等,这些对于症状的恢复均有很好的帮助。焦虑症临床症状的表现往往错综复杂,千变万化,不易捉摸,治疗时应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特长,抓住主要矛盾,即抓住主要症状,或主要症候群,进行对症治疗,如果症状复杂难以分清可选用百合清脑静神剂进行治疗,可快速减轻症状,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对于服用西药控制的患者,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避免服用西药以免产生依赖性,让病情进一步恶化。  患者可能存

7、在内心冲突,这种冲突往往与缺乏安全感和自我挫败的评价有关,因而,在帮助分析和解决内心冲突时,心理治疗可以有一定效果。所有的人都会经历过恐惧和焦虑。恐惧是对外在可以辨认到的威胁如一架轰炸机或一辆失控的汽车所产生的情绪的、心理的和行为上的反应。焦虑是一种不愉快的情绪状态,不存在明确的威胁因素。焦虑伴随的生理和行为改变与恐惧相似,因而这两个词常被人们混淆使用。   焦虑是对应激的反应,如生活中重要关系的破裂或处于对生命有威胁的灾难之中。有理论认为,焦虑是对被压抑的性欲或攻击冲动的反应,这种冲动正要打破维持内心平衡的心理防御机制。因此,焦虑可能反映内心存在的矛盾和冲突。

8、自我治疗  对于焦虑性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