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前中荷茶叶贸易初探论文

鸦片战争前中荷茶叶贸易初探论文

ID:11411313

大小:6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1

鸦片战争前中荷茶叶贸易初探论文_第1页
鸦片战争前中荷茶叶贸易初探论文_第2页
鸦片战争前中荷茶叶贸易初探论文_第3页
鸦片战争前中荷茶叶贸易初探论文_第4页
鸦片战争前中荷茶叶贸易初探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鸦片战争前中荷茶叶贸易初探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鸦片战争前中荷茶叶贸易初探论文【内容提要】茶叶贸易是近代中西关系一个重要的内容,茶叶是近代中西贸易的主要商品。荷兰是中西茶叶贸易的先驱。中荷茶叶贸易始于17世纪初,至鸦片战争前夕趋于式微。中荷茶叶贸易的形式包括间接贸易、直接贸易、间接贸易与直接贸易相结合三种。荷兰对近代中西茶叶贸易的兴起和发展起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在中国茶叶外销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关键词】近代/茶叶贸易/中荷关系【正文】饮茶在中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至唐朝时饮茶之风盛行,“滂时浸俗,盛于国朝”(注:陆羽:《茶经·六之饮》。),“田闾之间,嗜好尤切”(注:《旧唐书》.freelbatt

2、istaRamusio)写的《航海与旅行记》(NavigatianeetViaggi),在这本书中,拉莫西奥引用阿拉伯人哈兹·穆罕默德(HajjiMahonmed)有关中国茶叶的记述(注:威廉·乌克斯;《茶叶全书》上册,中国茶叶研究社1949年版,第14页。)。随着中西交往的扩大和加深,欧洲人对中国茶叶有了感性认识,16世纪进入中国的传教士加斯帕·克路士(GaspardaCruz)和利玛窦(MatthienRicci)根据自身经历将中国饮茶习俗较详细介绍到欧洲(注:C.R.博克舍编注,何高济译:《十六世纪中国南部行纪》,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98页;利

3、玛窦、金尼阁著,何高济等译:《利玛窦中国札记》,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7~18页。),到16世纪末,许多欧洲人写的关于东方的著作都述及中国茶叶的知识。1595年,霍特曼(CornelisdeHoutman)率领第一支荷兰远征东方的船队达印尼万丹,之后,荷兰纷纷组织公司,掀起东方贸易热,单1598年就有5支船队共22艘船到达亚洲(注:J.C.VanLeur,IndonesianTradeandSociety,Hague,pp.144~145.)。1602年,荷兰组织联合东印度公司,全权负责在东方的殖民事业。荷兰东印度公司企图像葡萄牙人一样在中国沿海地区

4、建立殖民据点,多次用武力侵犯澳门和澎湖,一度占领台湾,但均被击退。1619年,荷兰人占领印尼雅加达,并将雅加达改名巴达维亚,从此巴达维亚成为荷兰在亚洲的殖民统治中心,荷兰对华贸易也主要通过巴达维亚来进行。尽管荷兰人到达东方的时间比葡萄牙人整整迟了一个世纪,但首先将茶叶输入欧洲的是荷兰。1607年,荷兰从澳门运茶至印尼万丹,然后于1610年带回荷兰(注:G.Schlegel,FirstIntroductionofTeaintoHolland,in“T'ongPao”,SeriesⅡ,V.I,1900.),从而揭开中国与欧洲茶叶贸易的序幕。早期中荷茶叶贸易的

5、形式是中国——巴达维亚——荷兰的间接贸易形式。以巴达维亚为中心的间接贸易有赖于来往于中国和东南亚的中国帆船贸易。在荷兰占领印尼以前,中国与印尼就有十分密切的贸易关系。葡萄牙占领马六甲后,东南亚的贸易中心从马六甲转至巴达维亚。每年中国帆船运载陶瓷、丝绸、茶叶等物品到巴达维亚交换胡椒、香料等土产。17世纪20~30年代,平均每年到达巴达维亚的中国帆船有5艘(注:伦纳德·鲍乐史(LeorardBlusse):《荷兰东印度公司时期中国对巴达维亚的贸易》,载《南洋资料译丛》,1984年第4期。)。1683年清朝解除海禁后,中国帆船到达东南亚的数量有明显的增加,从1

6、690~1718年间,平均每年有14艘中国帆船至巴达维亚(注:C.J.A.J@①ry,PorecelainandDutchChinaTrade,MartinusNijhoff,1982,p.20.)荷兰人除从巴达维亚进口中国茶叶外,还通过波斯进口部分中国茶叶(注:D.artinusNijhoff,1961,p.100.)。茶叶在欧洲最初不是被当作饮料,而是被视为药物放在药店出售。茶价相当昂贵,如1684年阿姆斯特丹每磅茶叶的价格高达80荷盾(Florijn)(注:KristofGlamann,Dutch—AsiaticTrade:1620~1740,Ma

7、rtinusNijhoff,1981,p.212.),一般人是消费不起。饮茶的荷兰人主要是来往东方的商人、水手及达官贵人。欧洲人对饮茶是否有益争论不休,不少博物学家、医生、教会人士卷入争论,意见尖锐对立。荷兰莱顿大学教授科内利乌斯·博特科伊(CormelieusBottrekoe)力排众议,于1649年写了《茶、咖啡和巧克力》的论文,推崇饮茶的好处(注:JosephM.ystery,HenryT.Co.,1892,p.19.)。关于饮茶的争论,其结果是使人们对茶叶有更深刻的认识。饮茶在1638年传入法国,1645年传入英国,1650年传入德国。17世纪中

8、叶,荷兰人将饮茶传至美国(注:威廉·乌克斯上揭书,上册第18、19、28页;F.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