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冻液混合使用的危害

防冻液混合使用的危害

ID:11423793

大小:3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1

防冻液混合使用的危害_第1页
防冻液混合使用的危害_第2页
防冻液混合使用的危害_第3页
防冻液混合使用的危害_第4页
防冻液混合使用的危害_第5页
资源描述:

《防冻液混合使用的危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防冻液混合使用的危害随着发动机结构的改进和材料技术的进步,现代汽车发动机与旧式发动机相比,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现代发动机的运行温度高,正常的工作温度上限值一般都超过100℃。如果全部注水,当发动机温度达到100℃时就会水沸“开锅”,另外,水具有腐蚀性,会产生水垢影响冷却效果。因此就要用一种特殊的冷却介质——防冻液。防冻液全称汽车防冻冷却液,它具有冬天防冻、夏天防沸的功能,保护发动机的冷却系统,改善散热效果,提高发动机效率。汽车防冻剂的种类很多,像无机物中的氯化钙(CaCl2)、有机物中的甲醇(CH3OH)、乙醇(C2H5OH,俗名酒精)、乙二醇(C2H4(OH)2,俗名甜醇

2、)、丙三醇(C3H5(OH)3,俗名甘油)、润滑油以及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砂糖、蜂蜜等,都可作为防冻液的母液,在加入适量纯净软水(不含或少量含有钙、镁离子的水,如蒸馏水、未受污染的雨水、雪水等,其水质的总硬度成分浓度在0-30ppm之间)后,即可成为一般意义上的防冻液。由于乙二醇型防冻液的冰点低,沸点高,其中加入防锈剂,对冷却系统常见金属腐蚀极小。对非金属材料如汽车涂料、橡胶等也没有侵蚀作用,故目前绝大数的防冻液都是乙二醇型的,得到了广泛应用。乙二醇型防冻液采用乙二醇与软水按不同比例混合而成。纯净的乙二醇是无色、粘稠而有甜味的液体,沸点是197.4℃,冰点是-11.5℃,

3、能与水任意比例混合。混合后由于改变了冷却水的蒸气压,冰点显著降低。其降低的程度在一定范围内随乙二醇的含量增加而下降。当乙二醇的含量为68%时,冰点可降低到-68℃,超过这个限量时,冰点反而要上升。防冻液内还含有添加剂以防止乙二醇氧化(会形成腐蚀性极强的副产品),防止腐蚀,防止产生泡沫以及水垢等。防冻液的添加剂包括缓蚀剂(防锈剂)、防霉剂、PH调节剂(缓冲剂)、抗泡剂及着色剂等。1、缓蚀剂(防锈剂)  发动机冷却系统使用了铜、铝、铸铁、钢、焊锡等金属。乙二醇防冻液在长期工作中会引起冷却系统的材质腐蚀,腐蚀介质是水和乙二醇。在防冻液中添加缓蚀剂,能有效地阻止冷却系统产生锈蚀。

4、常见的缓蚀剂主要分为以下4类:  (1)无机化合物缓蚀剂。它包括偏硅酸盐、磷酸盐、钨酸盐、硼酸盐、亚硝酸盐和钼酸盐、苯甲酸盐等。作为无机化合物缓蚀剂,可使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钝化膜。例如:加入0.05%~0.03%的偏硅酸钠可防止铝制件的腐蚀。  (2)有机化合物缓蚀剂。常用的有三乙醇胺、苯并三氮唑、巯基苯并噻唑、有机磷酸盐等,如仅添加0.1%~0.5%的苯并三氮唑即可防止铜制构件的腐蚀。  (3)复合配方缓蚀剂。不同成分的金属构件需用不同的缓蚀剂,如:亚硝酸钠对钢、铸铁的缓蚀效果好,但会腐蚀焊料;三乙醇胺、磷酸盐、有机磷酸盐虽对黑色金属缓蚀效果好,但会腐蚀黄铜、紫铜等

5、;硅酸盐是铝金属的优良缓蚀剂,但极易水解,形成大量絮状沉淀。这些单品种缓蚀剂虽成本较低,但难以满足防冻液诸多方面的性能要求。所以一般采用具有协同作用的多种缓蚀物质的复合配方,缓蚀剂总加入量为防冻液原液的0.5%-5%。  (4)环保型配方缓蚀剂。完全采用有机型配方,成份中不含无机盐,能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致密而稳定的保护膜。采用环保型配方缓蚀剂制成的防冻液同时具有易生物降解、低毒的特点,对环境无害的化学品,不会对水体及土壤生态造成破坏,具有通用性好,能适合不同金属材质的发动机,可长年贮存,稳定性好。    2、消泡剂  发动机在运转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发生振动,使空气渗入防

6、冻液而产生泡沫,这不利于热的传递。溶于防冻液中的空气对乙二醇有氧化作用,在使用中不希望有泡沫产生,因此必须加入适量的消泡剂。消泡剂可以使用硅酮、醇类和失水甘油醚等。比较好的消泡剂为烷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消泡剂的浓度只要0.001%~0.1%就能达到理想的消泡效果。    3、着色剂  在防冻液中加入无毒的水溶性着色剂,与一般的冷却水区别,便于观察冷却系统中的防冻液是否泄漏,同时具有指示剂的作用,监视防冻液的酸碱度变化。常用溴甲蓝、酚红、甲基红等原料使防冻液呈现一定指示色,如果颜色超过指示范围,则表明防冻液呈酸性而失去防锈作用。着色剂的浓度(质量)一般在0.01%~0.0

7、5%。    4、防霉剂  防冻液在工作状态下由于温度较高,微生物难以繁殖,但在贮存过程中可能引起微生物滋长,使防冻液发霉变质。因此,需要加入微量的杀菌防霉剂,以保证防冻液在2~3年贮存期内不霉变。常用的防霉剂有氯化锌、糖酸、苯甲酸钠,其中苯甲酸钠的防霉效果比较理想。  5、缓冲剂(PH调节剂)  防冻液中所加的缓蚀剂在中性介质中效果较好。但是防冻液在工作过程中,介质会酸化,PH值会下降,使缓蚀剂效果降低,因此防冻液中需要添加缓冲剂,使防冻液的PH值稳定在7.5~11之间。常用的PH调节剂有硼酸盐、磷酸盐和有机胺类。目前市场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