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单元课题二第2时同步优化训练

第2单元课题二第2时同步优化训练

ID:11425237

大小:312.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11

第2单元课题二第2时同步优化训练_第1页
第2单元课题二第2时同步优化训练_第2页
第2单元课题二第2时同步优化训练_第3页
第2单元课题二第2时同步优化训练_第4页
第2单元课题二第2时同步优化训练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2单元课题二第2时同步优化训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中化学选修6同步训练1.人的胃液是一种强酸性液体,pH在0.9~1.5之间,氢氧化铝是一种治疗胃酸过多的胃药的主要成分。目前这种胃药已不常用,原因主要是(  )A.长期摄入铝元素不利于人体健康B.它不能中和胃酸C.它不易溶于胃酸D.它的疗效太差解析:选A。铝元素在人体内积累过多,可使人记忆力减退、智力低下、行动迟缓等。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铝粉投入到NaOH溶液中:2Al+2OH-===2AlO+H2↑B.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3++3OH-===Al(OH)3↓C.三氯化铁

2、溶液中加入铁粉:Fe3++Fe===2Fe2+D.FeCl2溶液跟Cl2反应:2Fe2++Cl2===2Fe3++2Cl-解析:选D。离子反应方程式必须符合反应原理,A应为2Al+2H2O+2OH-===2AlO+3H2↑;氨水是弱碱不能写成离子形式,B错;离子方程式必须符合质量(原子个数)守恒和离子总电荷守恒,所以C错。3.下列物质中各含有少量的杂质,能用饱和Na2CO3溶液并借助于分液漏斗除去杂质的是(  )A.苯中含有少量甲苯B.乙醇中含有少量乙酸C.溴苯中含有少量苯D.乙酸乙酯中含有少量的乙酸解析:选D

3、。乙酸能与Na2CO3溶液反应,且乙酸乙酯在Na2CO3饱和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小,易于分层。4.实验室制乙酸乙酯1mL后,沿器壁加入紫色石蕊试液0.5mL,这时石蕊试液将存在于饱和碳酸钠溶液层与乙酸乙酯层之间(整个过程不振荡)。对可能出现的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石蕊层仍为紫色,有机层无色B.石蕊层为三层环,由上而下是红、紫、蓝C.石蕊层有两层,上层为紫色,下层为蓝色D.石蕊层为三层环,由上而下是蓝、紫、红解析:选B。乙酸乙酯与水互不相溶,且密度比水小,当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时,乙酸乙酯在上层,石蕊试液在下层,

4、由于不振荡,所以石蕊与饱和Na2CO3溶液仅接触未混匀,由于Na2CO3水解使溶液呈碱性,故接触面上的颜色为蓝色。而上层的乙酸乙酯中含乙酸杂质,使接触面上的石蕊试液显红色。而石蕊试液中间没有反应,仍显紫色。5.某课外小组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如下图所示,A中放有浓硫酸,B中放有乙醇、无水醋酸,D中放有饱和碳酸钠溶液。已知:①无水氯化钙可与乙醇形成难溶于水的CaCl2·6C2H5OH;②有关有机物的沸点如下:试剂乙醚乙醇乙酸乙酸乙酯沸点/℃34.778.511877.1请回答:(1)若用同位素18O示踪法

5、确定反应产物水分子中氧原子的提供者,写出能表示18O位置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球形干燥管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若反应前向D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呈红色,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结束后D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D中分离出的乙酸乙酯中常含有一定量的乙醇、乙醚和水,应先加入无水氯化钙,分离出________;再加入________(此空从下列选项中选择),然后进行蒸馏,收集77℃左右的馏分,以得到较纯净的乙酸乙酯。A.五氧化二

7、磷B.碱石灰C.无水硫酸钠D.生石灰解析:(1)中考查了酯化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及同位素示踪法表示酯化反应的机理。(2)中综合考查了盐类的水解(CO+H2OHCO+OH-)和酯化反应的可逆性及饱和Na2CO3溶液在制取乙酸乙酯时的作用。(3)根据题给信息“①无水氯化钙可与乙醇形成难溶于水的CaCl2·6C2H5OH”说明加入无水氯化钙可除去乙醇。蒸馏中加入的成分,既要考虑吸收水,又要与乙酸乙酯不反应。故选C。答案:(2)冷凝蒸气,防止倒吸CO+H2OHCO+OH-溶液分层,上层为无色油状液体,下层溶液颜色变浅(3

8、)乙醇 C1.以下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A.乙醇和乙酸混合共热制取乙酸乙酯B.将铁屑、溴水、苯混合制溴苯C.在苯中滴入浓硝酸制硝基苯D.将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后,立即伸入无水乙醇中,铜丝恢复成原来的红色解析:选D。A制取乙酸乙酯,应将乙醇和乙酸、浓硫酸三者混合加热;B应注意溴苯是在Fe作催化剂,由液溴和苯混合制得;C在苯中滴入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酸后水浴加热才能制得硝基苯;铜丝在酒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