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在生地会考复习中的指导方法和策略研究

班主任在生地会考复习中的指导方法和策略研究

ID:11431231

大小:5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2

班主任在生地会考复习中的指导方法和策略研究_第1页
班主任在生地会考复习中的指导方法和策略研究_第2页
班主任在生地会考复习中的指导方法和策略研究_第3页
班主任在生地会考复习中的指导方法和策略研究_第4页
班主任在生地会考复习中的指导方法和策略研究_第5页
班主任在生地会考复习中的指导方法和策略研究_第6页
班主任在生地会考复习中的指导方法和策略研究_第7页
班主任在生地会考复习中的指导方法和策略研究_第8页
资源描述:

《班主任在生地会考复习中的指导方法和策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班主任在生地会考复习中的指导方法和策略研究学生分层复习管理在生地会考即将到来背景下,分层指导、自主互助显示出了它的种种优势。既解决了优等生在学好生地的基础上保证其他科目均衡发生,又帮助基础薄弱的学生能迎头赶上,拿到人生第一A。分层指导主要是从五个方面进行的:学习小组分层、考试目标分层、课堂学习分层、作业安排分层、班内辅导分层。在生地复习过程中,如果对差异较大的学生实行同一进度的管理和指导,势必造成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提不高、学困生跟不上的局面。那么,在生地会考100天的冲刺复习中,如何弥补难以面对有差异的众多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分层学习作为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能够很好地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并按照差

2、异施教,达到人人进步,人人提高的目的,从而有效地复习效率。那么,班主任在生地会考的复习中,如何进行分层指导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学习小组分层学生分层是小组构建的第一步。本学期,针对生地会考,我们班总共设立8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7名成员。小组依据“按学习情况分层”“组长认领”原则进行划分:首先将学生根据成绩划分为A、B、C、D、E、F、G七个层次,其中A为班级1-8名,B为班级8-16名,依次类推。然后,由事先挑选好的组长从每个层次中选一名组员。这样,就保证各小组学生层次的均衡性。另外,因为组员是组长自己挑选的,组长对他们的个性比较了解,管理起来也比较有针对性。(二)

3、考试目标分层长期以来,多数教师习惯于运用传统的组织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制定统一的考试目标,忽视了对学生的个性差异的分析,这势必造成成绩好的学生因觉得简单、容易达到要求而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成绩差的学生因觉得有难度、达不到要求而产生自卑心理的局面。长此以往,两级分化现象会愈加严重。而目标分层教学则能有效地避免这种情况。考试目标分层具体是指针对生地会考,将班里的学生分为两部分,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第一部分是针对A、B、C层学生:生物、地理在保证每次考试192的情况下,尽量想双百分靠拢。要求他们自主学习,并在成绩不理想时主动进行自我情况分析,制定下一阶段的学习计划。第二部分是针对D、E、

4、F层学生:争取每次模拟考试达到总分184分,鼓励他们多向A、B、C层的学生学习,多做题,多反思,向192分甚至双百靠拢。第三部分是针对班里基础较差的学生,即G层,这一部分学生主要以表扬鼓励为主,只要是考出了较好的成绩,或者较之上次模考有所进步就要鼓励,给其个人及其小组加分,直至让其能保持学习兴趣并且基本上跟上班级前进的步伐。(三)课堂学习分层。和任课老师进行协商,确保课堂上任课老师着眼于B、C层中等学生,实施中速推进,课后辅导D等学生,努力为学习困难学生当堂达标创造条件。对A层学生,让他们独立学习,注重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其解题的技能技巧;对B、C层学生,重视“双基”教学,注重课本

5、上的知识点和课后习题的处理,着重在掌握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上下功夫;对D层学生,放低起点,要求低,坡度小,浅讲多练,查漏补缺,弄懂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时进度以B、C两层学生的水平为标准,上课以B、C两层的要求为公共内容。课堂提问注重层次性,具有启发性,及时点拨,充分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让学生“不跳得不到,跳一跳抓得到”,只要努力,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尤其是简单问题,多让D层学生回答,并及时给与肯定,增强其自信心。(四)作业安排分层 生地会考是水平测试,试卷难度不大,因此,复习过程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常常被统一的作业所累,成绩好的学生过于反复地完成简单的生地作业,

6、会有倦怠情绪,并且会影响其他科目的均衡发展;成绩差的学生因觉得一些作业太难、做不出而不做。课后作业不同于课堂学习,小组无法发挥其优势,因此面对多层次的学生,就应对作业进行分层要求,作业难易要适中,多少要适量。因此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别差异出发,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及所授内容,在一定范围内,有的放矢地按层次来确定作业的数量和难度,使课后作业对每个学生都发挥作用。因此,在布置作业时,对于不同的层次,可提出不同的要求:F、G层以鼓励为主,动员其多做题,有效完成作业就要鼓励;C、D、E层要求他们高质量完成生地作业,对他们严格要求,要求他们做到细致,耐心,卷面工整,尽量腾出时间来均衡其他科目的发展。

7、A、B层同学在完成作业的基础上,一定要均衡其他的成绩,做到全面发展。(五)班内辅导分层分层辅导的含义很广,可以是老师对学生知识的单纯补救,可以是学习过程中心理包袱的排除,或者是两者结合,还有就是各层次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这一点需要老师不断给予提醒和提倡。在学习小组中,有组长牵头,组内成员进行师徒结对,由组内A、B、C三个层次的同学与D、E、F三个层次的成员结成师徒互帮互助小组。每天的基础过关师父辅导并帮助徒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