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分类统计”《我们超市》

大班数学:“分类统计”《我们超市》

ID:11446676

大小:2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2

大班数学:“分类统计”《我们超市》_第1页
大班数学:“分类统计”《我们超市》_第2页
大班数学:“分类统计”《我们超市》_第3页
大班数学:“分类统计”《我们超市》_第4页
大班数学:“分类统计”《我们超市》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班数学:“分类统计”《我们超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班数学:“分类统计”《我们的超市》活动目标:一.在游戏中,学习按物体的名称、用途或性质进行分类,初步探索统计方法。二.乐意与同伴交流探索过程和结果。三.分工合作,体验成功的乐趣。活动准备:一.知识经验准备:1.组织幼儿参观超市,观察了解超市的物品排列。2.有生活用品、玩具、食品的类概念二.环境的创设:利用货筐、积木、标志片等与幼儿共同布置成一个“**超市”三.材料准备:1.发动幼儿收集幼儿用品、玩具类、食品类的物品若干2.袖套、笔、记录板,幼儿人手一份,橡皮擦六快活动过程:一.分类1.师幼共同搬运货物(生活用品、食品、玩具

2、类)过超市2.幼儿讨论如何将物品分类摆放。谈话:想想怎么样摆放物品能更合理,让顾客一看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3..提出分类要求:(1)任意物品的归类摆放要整齐合理(2)要轻拿轻放,与同伴商量,互相合作4.引导幼儿按物品的名称、用途或性质进行分类归放,让幼儿尝试在总分类进行子分类5.组织幼儿观察超市,说说物品的归放是否合理,为什么?体验成功的喜悦。二.统计1.问题讨论:想知道超市里有什么物品吗?它们的数量是多少?该怎样统计呢?2.提出要求:统计时要认清楚你统计的是什么物品,数量是多少?3.自由探索:(1)幼儿自由选择物品进行记

3、录。记录的方法有幼儿自己决定。(2)重点指导幼儿清楚地记录,统计的是什么物品,它的数量是多少?(3)引导能力强的幼儿大胆尝试,想出更合理的统计方法(4)鼓励幼儿互相交流各自的统计情况三.讲述1.请部分幼儿讲述自己的统计情况,并对统计的结果进行验证2.帮助幼儿整理,提升更为合理的统计方法四.延伸1.出示统计表,帮助幼儿从随意的统计过渡到表格的统计2.进一步激发幼儿统计的兴趣和愿望XX中心小学每周例会教师谈课改体会(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主题:《德育教育融入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对策》主讲人:2018年3月23日(第3周)

4、内容随着我国小学德育教育不断提档升级,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日益成为现代小学品德教育的重要目标与方向。在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形成自身道德体系的关键时期,利用小学课堂教学开展德育教育,可以实现小学生个人思想品格的形成与塑造。在小学课堂教学体系中,蕴含着大量的德育知识与德育教育资源,如何将德育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是现代德育教学探索的主要方向,同时也是我们日常教学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利用教学资源7在小学教育阶段,课堂是培养和激发学生道德意识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在道德培养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

5、打造新型民主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准确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确自身在课堂以及生活中权利义务,强化提升个人道德意识,构建自身的认知体系。在小学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向学生灌输道德意识,在向学生提出要求的过程当中,要构建平等的话语体系,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共同探讨和研究问题,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培养自己的道德思维和道德意识,将自己当成课堂一份子,关注和理解课堂以及生活中出现的道德问题。举例来说,在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有一篇課文为《文天祥》,在开展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并引申相关知识,提升学生道德水平,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在

6、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相应的知识,可以减小学生对于单纯宣教的抵触情绪,提高德育教育效果。此外,在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中,有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可以利用教学契机,提升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二、打造生活化课堂,引导学生形成道德意识在小学课堂教学当中,要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要从打造生活化课堂入手。在传统的小学德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很多学生对于德育教育都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因为小学德育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明显存在着脱节的现象,学生对于课堂和教学内容缺乏认同感,无法深刻感知德育课程蕴含的道理与教学内容。对于此,要想利用

7、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要从构建生活化课堂入手,让德育课程教学内容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提升其认知能力,进而通过理论宣导,引起学生的联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主体思想与德育意识。7在教学实践当中,小学教师要充分运用多样化教学素材,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让学生深入课堂体系当中,提升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提升道德培养效果。举例来说,在小学语文所学内容当中,很多文章都是开展的德育教育的合适载体,比如说,在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有一篇名为《将相和》的课文,教师在讲解课文过程当中,不仅仅要讲解历史典故,更要结合现

8、实生活,引导学生学习古人的气度与胸襟,培养自己高尚的人格。因此,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将生活习惯与德育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搭建现实生活与道德知识之间的有机桥梁,提升学生的领悟力和自我认知能力,最终构建和培养自身的道德意识,帮助学生早日成为一名思想品德合格的优秀公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