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区回风配巷探放水设计-----5孔

采区回风配巷探放水设计-----5孔

ID:11452935

大小:85.34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12

采区回风配巷探放水设计-----5孔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采区回风配巷探放水设计-----5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回风配巷探放水设计二零一六年回风配巷探放水设计 审批签字:矿长:生产矿长:安全矿长:机电矿长:总工程师:安全指挥中心主任:通风助理:探放水队:防治水副总工程师:调度室:安全科:技术科:防治水科:编制人:编制时间:第一章设计依据1第二章工程概况1第一节掘进工程概况1第二节巷道周边关系3第三章掘进区域水文地质条件3第四章探放水设计5第一节探水作业施工目的5第二节物探、化探设计5第三节探放水钻孔设计及施工组织6第五章探放水设备17第一节探水钻机性能17第二节探水设备安装及操作17第六章排水设备及管路18第七章探放水技术要求及安全措施20第一节探水前准备工作20第二节防治瓦斯涌出事故的安全措施

2、21第三节探放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21第四节探放水人员交接班制度25第八章探放水设计贯彻、学习25回风配巷探放水设计第一章设计依据回风配巷掘进面探放水设计依据1、《煤矿安全规程》2、《煤矿防治水规定》3、《回风配巷掘进作业规程》4、本矿《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5、《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报告》6、《矿井地质报告》7、与煤矿防治水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煤炭管理部门下发的文件8、根据“物探先行、化探跟进、钻探验证”综合探测程序,严格执行“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工作原则,结合我矿的实际情况,编制本设计。第二章工程概况第一节掘进工程概况一、巷道名称、工程量回风配巷巷道

3、设计长度500米,设计开口方位角231°,沿3#煤层底板进行掘进,巷道坡度3-6°。16二、施工目的为了布置东翼采区通风、轨道运输系统,满足东翼采区的通风、行人、运煤的基本要求。三、回风配巷断面及支护形式(1)巷道断面尺寸:巷道呈梯形,上口净宽3.1m,下口净宽4.0m,巷道净高2.7m,净断面积9.59m2,棚距为0.5m。(2)巷道支护形式回风配巷为工字钢棚梯形支护,工字钢棚之间用刹杆搭接,棚顶支设8根刹杆,棚帮支设6根,刹杆长度1200mm,刹杆直径不小于60mm,间距不小于430mm,刹杆直径小于60mm,必须增加刹杆密度,多支设刹杆;刹杆上铺设金属网+塑料网,顶网、帮网均为经

4、纬金属网+塑料网,金属网规格3.0m×1.1m,采用10#铁丝编制,网片长、短边搭接上下相错200mm,采用16#绑丝相连接,上层网边与下层网孔相连。联网要求双丝三扣、按规定相连、并梳理成辫;塑料网规格3.0m×1.1m;塑料网片用16#绑丝连接固定在金属网上。工字钢棚与煤壁之间接触有力,严禁空帮、空顶。四、巷道掘进坡度该巷道沿煤层底板掘进,巷道坡度3°~6°。五、掘进施工次序安全检查(顶板、通风、瓦斯、工作面支护、探头位置等)敲帮问顶→截割落煤→敲帮问顶→临时支护→清煤→工钢支护→16收尾整理工程质量。循环回尺0.5m;最小控顶距不小于0.3m,最大控顶距不大于1.3m。第二节巷道周

5、边关系一、地面相对位置回风配巷地面位于向阳村西部,地表为荒山和部分梯田,地面无建筑、公(铁)路、水体。二、邻近巷道分布情况回风配巷开口位置距巷口275米处。回风配巷西边是东翼采区进风巷。东边是26米处是旧巷,78米处是原向阳矿回风立井,预计在掘进中会揭露旧巷。三、邻近采空区分布情况回风配巷东边是C6古空区,古空区对掘进有一定影响。附图1:回风配巷巷道布置图所示第三章掘进区域水文地质一、掘进区域水文地质1、回风配巷16掘进区域地表无河流、湖泊等水体;井下掘进区域主要充水水源为煤层顶板砂岩裂隙含水层水,预计在掘进区域有裂隙含水层水。掘进区域奥灰岩溶水:区域奥灰岩溶水水文地质单元属辛安泉域的

6、南部补给径流区,区域奥灰岩溶水水位标高为620-622m,本掘进区域最低底板标高为990m,高于奥灰岩水水位368m,奥灰岩溶水对回风配巷掘进无影响。2、根据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华盛水文地质勘查工程公司为我矿编制的《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报告》报告划分C6古空区,古空区面积㎡,古空区无积水。回风配巷巷道距C6古空区最近距离14米,古空区对掘进会有一定影响。回风配巷掘进巷道坡度3°-6°,巷道在掘进过程中严格执行探放水“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制度。我矿按照“三线管理”在接近警戒线时,巷道在掘进584米处时接近C8古空区警戒线,接近C8古空区警戒线后注意透水预兆观察。掘进至在667米接近探水线及时

7、安排探放水作业,掘进至756米时接近积水线时严格按照探老空设计进行探放水作业。3.构造掘进区域处于我矿S5向斜构造,S5构造位于井田东部,轴向东西方向,纵贯井田,两翼不对称,北翼比较宽缓,地层倾角3°~6°,南翼稍陡地层倾角7°~8°,掘进区域无陷落柱、预计前方有一断层构造,构造对掘进有一定影响。4、岩浆岩掘进区域未发现岩浆侵入现象,地表无岩浆岩出露。二、煤层回风配巷煤层为3#煤,赋存于下二叠系山西组地层,煤层厚4.14-5.22m,平均4.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