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结构竖向荷载下的受力性能

混合结构竖向荷载下的受力性能

ID:11458214

大小:3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12

混合结构竖向荷载下的受力性能_第1页
混合结构竖向荷载下的受力性能_第2页
混合结构竖向荷载下的受力性能_第3页
混合结构竖向荷载下的受力性能_第4页
混合结构竖向荷载下的受力性能_第5页
资源描述:

《混合结构竖向荷载下的受力性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混合结构竖向荷载下的受力性能摘要:通过一高层混合结构的算例,改变外钢框架与混凝土核心筒之间的刚度比以及在不同的层高设置加强层,对高层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和变形性能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增加剪力墙厚度可以显著的增大剪力墙承担的总轴力,并有效的减小楼层竖向位移;加强层对结构竖向变形的影响很大,合理的设置加强层可有效的减小结构的竖向变形差。关键词:高层;混合结构;刚度比;加强层1前言10外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具有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共同优点,适合我国国情,已

2、成为当前我国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1][2]。高层建筑结构层数多,高度大,柱和墙的轴力、轴向变形都很大,所以在结构计算时必须考虑轴向变形的影响[3]。在混合结构中,钢构件相对于混凝土构件来说,截面小,刚度小[4],导致同一结构中不同竖向构件的材料特性及应力水平的差异很大,使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产生显著的竖向变形差[5],对结构的受力和使用不利。高层混合结构在竖向荷载下的受力性能与竖向荷载的大小、施工过程以及混凝土的收缩、徐变等因素有关。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只讨论竖向荷载一次加载下的受力性能,

3、其他因素将在以后进行讨论。下面以一个高层混合结构为对象,分别按不同的钢框架与混凝土剪力墙刚度比以及不同位置设置加强层时的受力和变形情况进行计算和比较,提出了此类结构合理刚度比及合理加强层位置的建议。2计算分析102.1算例概况结构为二十三层外钢框架-内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1],平面尺寸及布置如图1所示,结构总高为78.3m,1到2层层高为4.5m,3到23层层高为3.3m。在结构的1、2层抽柱形成大空间,外钢框架柱、梁均采用方钢管。全部柱及加强层梁尺寸为800mm×800mm×

4、55mm;其余的梁尺寸均为600mm×600mm×55mm;芯筒为钢筋混凝土,墙厚根据计算方案不同从200mm到600mm变化;标准层钢筋混凝土楼板厚150mm,加强层及抽柱处楼板厚200mm。钢材采用Q235,混凝土为C40。活荷载取值为3kN/m2。 2.2计算方案10计算程序采用大型结构分析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6.1,采用梁、壳单元进行分析。为了探寻剪力墙与钢框架不同刚度比以及不同位置设加强层对结构竖向受力性能的影响,采用如下几个方案进行分析计算:方案一(w2):剪力墙

5、厚度为200mm;方案二(w3):剪力墙厚度为300mm;方案三(w4):剪力墙厚度为400mm;方案四(w6):剪力墙厚度为600mm;每种方案里面又分5种情况:⑴,不设加强层(s0);⑵,第3层加强(s3);⑶,第3、14层加强(s3-14);⑷,第3、23层加强(s3-23);⑸,第3、11、23层加强(s3-11-23)。2.3计算结果①变剪力墙厚度时剪力墙承担的总轴力比较(图2) 在图2所示的五种情况下,随着剪力墙厚度的增加,剪力墙承担的总轴力均大幅增加,大于20%,增加百分数逐渐减小。不

6、设加强层时,剪力墙厚度增加100mm,承担的轴力平均增加22.05%;厚度增加200mm,承担的轴力平均增加39.17%;厚度增加400mm,承担的轴力平均增加63.55%。第3层设加强层后,剪力墙承担的轴力随墙厚增加的变化情况和不设加强层时的变化相差不大,分别增加1.3%、2.67%和4.95%,加强层以下墙的轴力随墙厚的增加影响逐渐减小。设第2、3道加强层与设1道加强层时相比的平均增长幅度变化不大于2%。第3层和顶层加强时,顶层剪力墙承担的轴力随墙厚的增加变化不大,当墙厚增加100mm、200m

7、m和400mm时,轴力分别增加2.3%、1.88%和1.96%。10②不同位置设置加强层时剪力墙承担的轴力比较(图3)剪力墙厚为200mm时,第1道加强层设在第3层时,竖向荷载下剪力墙承担的轴力,在加强层突然增大14.8%;加强层以下剪力墙轴力增大,但增大百分比显著减小(1.9%);加强层向上至顶层剪力墙轴力减小,减小百分比逐渐减小。在第14层设第2道加强层时,第3层以下与只设1道加强层时相比剪力墙轴力增加小于1.0%;从第1道加强层以上到第2道加强层之间,剪力墙承担的轴力比不设加强层时的减小,减小

8、百分比逐渐减小,但减小量低于只设1道加强层时的减小量;第2道加强层处剪力墙轴力则突然增大7.66%;第2道加强层以上至顶层,剪力墙轴力减小,减小百分比逐渐减小。第2道加强层设在顶层时,第3层以下与第2道加强层设在第14层时的相比,变化小于0.5%;第3层以上墙轴力的变化与不设加强层时相比从减小9.96%向上逐渐变化到顶层的增加100.52%。在第3、11、23层处设置共3道加强层时,剪力墙承担的轴力与不设加强层时相比,加强层处均突然增大,从下向上增大的百分比分别为1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