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补语偏误例析

结果补语偏误例析

ID:11458579

大小:46.5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12

结果补语偏误例析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结果补语偏误例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结果补语回避性偏误分析一,把动结式回避成主谓结构(动结式即动词+结果补语)1回避成两个主谓句例如“我们终于打赢了这场球”,留学生会回避成:(1)我们打球,这场终于赢了。(2)打这场球,我们终于赢了。2回避成一个主谓谓语句例如“我们终于打赢了这场球。”留学生会回避成:(3)*这场打球我们终于赢了。(4)*这场我们打球终于赢了(5)*我们这场打球终于赢了。3回避成一个主谓句在这一类型中,又有两种回避情况,一是去掉中心语,用原来的结果补语作为主谓句中的谓语。例如:正确句留学生回避句(6)我们终于打赢了这场球。我们终于赢了这场打球

2、。(7)45分钟后,土豆终于烤熟了。45分钟后,土豆终于熟了。原因:(1)(3、4、5)(6)留学生把“打”这一动作和“球”放在一起,作为一个名词,在句中充当主语或宾语。这种偏误,是由于汉语中常用短语和离合词的频繁使用有关。在学习过程中,留学生先接触的是一些常用的动宾结构的短语,如打球、吃饭、喝水、洗衣服,也有一些是离合词,如游泳、唱歌、睡觉等。这些短语和离合词在留学生的汉语系统中较为凝固,在使用时常常一起用,不易分开。因此,原本应该用结果补语短语的句子中,留学生常把这些常用短语或离合词凝固在一起,作为某一句子成分,让原本应

3、充当结果补语的词成为句子的谓语中心语。(2、7)回避正确二是用其他的表达方式来回避动结式,例如句子“有一天,农夫回家时,看见了一只猫”,留学生就用主谓句中的一种句式—存现句来回避,例如:(8)有一天,农夫回家时,门前有一只猫。原因:因为主谓句是汉语中最基本也是最简单的句式,所以留学生回避时最爱用这种句式。出现回避的总的原因:首先是因为主谓关系和动宾关系在留学生的目的语语法体系里的意识远远强于动结式关系。而汉语结果补语短语本身的结构也使留学生容易采用主谓结构进行回避。汉语结果补语有动词或形容词充当,动词和形容词又可以作为句子的

4、谓语。实际上,很多动结式的句子都是由两个主谓结构紧缩而成的。这两个主谓结构的谓语分别是动结式中的中心语和结果补语。留学生更熟悉主谓结构,就常常把动结式句子还原成了两个主谓结构.其次是结果补语短语表示动作行为产生了某种结果,动作与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是紧密相连的。而留学生在表达时往往丢掉表示动作的词,只说结果,这样结果补语变成了句子的谓语。母语语法的负迁移也会造成这一问题。在很多语言里,当然也包括汉语,表示结果的动词或形容词可以单独作句子的谓语。二,把动结式回避成一个词1“发现”代替动结式“看见”、“找到”含有动结式的句子留学

5、生回避句(9)农夫回家时,看见了一只猫。农夫回家时,发现了一只猫。(10)她找了半天小狗,终于找到了它。她找了半天小狗,终于发现了它。原因:“发现”是生活中常用的词,各阶段的留学生都很熟悉这个词,而且这个词可以包含“找”“看”等一些动作,以及动作产生的“着”“见”等结果的两层意思,因此用“发现”代替动结式的现象最为普遍。2.“提醒”代替动结式“叫醒”含有动结式的句子留学生回避句(11)早上,宾馆的服务员叫醒了我。早上,宾馆的服务员提醒了我。原因:由于留学生每天学习的是书上的课文,记的单词也是书后的单词表,书上没有单独列出“叫

6、醒”,而“提醒”是作为基本词汇要留学生记住的,因此用“提醒”这个词。3.“约会”、“约定”代替动结式“约好”含有动结式的句子留学生回避句(12)昨天我和他约好了,七点在门口见。*昨天我和他约定了,七点在门口见。(13)昨天我和他约好了,七点在门口见。*昨天我和他约会了,七点在门口见。原因:反映出留学生学习近义词时的一些问题。“约定”这一动词,一般用在主谓句中,如“我们约定明晚七点见’,,而“约会”既是动词又是名词,但一般当名词用,如“我和小张今天有个约会”。留学生没有很好的掌握近义词的微妙区别和不同用法。总的原因:这些词在留

7、学生学习与生活中经常使用,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因此他们遇到某种情形的第一反应不是使用“动结式”,而是使用一个词。主要是留学生没有很好掌握常用词的词性、词义和适用范围。三,把动结式回避成助词“了”带有动结式的句子留学生回避句(14)他画完画儿,就去看电视了。他画了画儿,就去看电视了(15)他吃完药,就上班去了。他吃了药,就上班去了。原因:在初级阶段,留学生会较早的接触“了”,他们知道“了”用在动词后可以表示动作完成。留学生会将先学的“了”的知识过度泛化,认为“了”可以代替结果补语,就出现了上面例子的回避现象。“他画了画儿,就去看

8、电视了。”之所以可以用“了”代替“完”,是因为“完”的词汇意义在这里跟“了”的语法意义重合。所以,表示“完”可以用“了”回避。(15)也是一样的道理。二动结式与其他语法形式混淆的偏误分析一,误把结果补语误用为可能补语的偏误(16)*45分钟后,土豆终于烤得熟。(17)*啊,我看得见了那只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