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汉语语法学简史

第二讲汉语语法学简史

ID:11465354

大小:326.00 KB

页数:52页

时间:2018-07-12

第二讲汉语语法学简史_第1页
第二讲汉语语法学简史_第2页
第二讲汉语语法学简史_第3页
第二讲汉语语法学简史_第4页
第二讲汉语语法学简史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二讲汉语语法学简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讲汉语语法学简史本章主要介绍汉语语法学从产生到发展至今百余年的历史。了解汉语语法学史的大致分期、各阶段上的重要代表著作和代表人物的贡献;国外语法研究对汉语语法学产生和发展的影响;当前汉语语法研究动态。学习要点:一、汉语语法学产生较晚的原因第一节汉语语法学概况1、汉语缺乏形态变化,主要以意合相结合,故人们不易注意到语法结构的规律。首先要明确区分:“语法学”不等于语言客观存在的语法规则。没有语法学的语言,也存在语法规则。汉语在马建忠的《马氏文通》(1898)以前,没有语法学,但仍存在语法。汉语语法学的诞生较晚,虽然古人也曾注意到一些语法现象,但都不成系统,没有成为

2、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原因有四:2、汉语中声调、轻重音、句调、儿化等语音现象,本应由语法来体现,却被表意而不是表音的汉字隐没了。如:声调不同,词性不同。但汉字是表意文字,从书面上无法体现这样的语音差异,所以人们也不易注意到语法上的差异。3、本应属于语法学研究范围的虚词、词序、重叠方式等,古人一般纳入训诂学中研究。4、各国语法学几乎都源于印欧语。中国语言学者所处的封建闭塞状态,使他们未能较早接触和借鉴西方语法学。二、汉语语法学史的分期(一)汉语语法学史分为四个阶段:1、1898年—1938年:汉语语法学的初创期。《马氏文通》、《新著国语文法》等代表语法著作,初步形成汉语

3、语法学体系。2、1938年—1949年:文法革新讨论时期。《中国文法要略》、《中国现代语法》等代表语法著作,标志着汉语语法学注重挖掘自身特点,逐步走向成熟。3、1949年—“文革”前:汉语语法学的长足发展进步期。国内几次语法问题的大讨论、第一部中学教学语法系统的制定,结构主义分析在这一阶段用于汉语语法研究。4、“文革”结束—至今:汉语语法学的繁荣深入期。学术研究空前活跃,呈现多元化、多角度研究语法的态势。各种西方语法理论和方法在汉语语法研究中呈现异彩,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是史无前例的,在教学语法上制定了新的教学语法体系。(二)汉语语法学史其它分期方法介绍:1、龚千炎把

4、汉语语法学史分为五个时期:对于汉语语法学史的分期,学术界有多种提法,较有影响的有以下几种:A、酝酿、萌芽时期(公元前475——1897)B、引进、初创时期(1898——1937)C、探索、革新时期(1938——1949)D、发展、繁荣时期(1949——1966)E、深入、开拓时期(1978——)2、邢福义将汉语语法研究大致分为三个时期:A、套用期(19世纪末期—20世纪30年代末期):基本形成汉语语法学体系,但多套用国外语法学体系。B、引发期(20世纪30年代末期—70年代末期):引进国外语法理论,用以观察描写汉语语法,产生一批较注重汉语语法事实的语法学系统。C、

5、探求期(20世纪70年代末期—现在):接受国外理论的启示,注重通过对汉语语法自身特色的探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思路和方法。3、从形式与意义两个重要因素在汉语语法研究中所处的地位,可以将汉语语法研究大致分为以下四个阶段:A、从意义出发的阶段:从十九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末。B、从形式出发、意义处于次要地位的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C、强调形式与意义结合的阶段:20世纪80年代、90年代。D、向语义研究倾斜的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三、国外语法学对汉语语法学的影响简述(一)国外传统语法学对汉语语法学的影响:1、国外传统语法学及其特点简介国外传统语

6、法是指在古希腊语、拉丁语语法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古典描写语法。一般为学校使用,所以又称“规范语法”、“学校语法”。传统语法的特点有五点:①重词法,轻句法。因为古希腊、拉丁语词形变化丰富。②重书面语、轻口语。因其目的是为了帮助人们理解文献。③有规定主义的倾向。强调规范性以致人为硬性规定语法的正确与错误。④重逻辑意义,轻语言形式。如对词类、句子成分的确定只依靠逻辑意义。⑤不追求语法的系统性和完整性。2、国外传统语法学对汉语语法研究的影响汉语语法学是在传统语法学的直接影响下产生的。《马氏文通》模仿的是拉丁语语法,以古代书面语(文言文)作为研究对象。重词法,轻句法;词的分类重

7、意义标准;某些地方生套拉丁语法(如“格”“次”的引入)。《新著国语文法》模仿的是传统的英语语法,它在分析句子成分时,也偏重逻辑意义。(二)结构主义语法对汉语语法学的影响:1、结构主义语言学派及其特点结构主义语言学派是现代语言学领域内最有影响力的学派之一。它是在对传统语法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其理论的初始人为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saussure),经典著作是《普通语言学教程》(1916)。后来发展为三个分支学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和美国描写语言学派。其中以美国描写语言学派的影响最大,它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布龙菲尔德(Bloomfield),经典著作是《语言论》(1

8、93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