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 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 答案

ID:11477358

大小:5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2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 答案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 答案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 答案_第3页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 答案_第4页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 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 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作业及答案作业二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2.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3.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4.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5.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

2、飞快,弓似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生后名,可怜白发生。二、简答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简析苏轼的《江城子·记梦》。这是一首悼亡词,写出了死别之痛,相思之苦,写出了对亡妻的一片真挚深沉的感情。上片主要写梦前的忆念及感情的起伏。下片主要写梦中的悲喜及梦后的喟叹。艺术特点是:1)直抒胸臆,感情真挚。2)想象丰富,构思精巧(时间与空间,过去与眼前,梦境与未来,交织在一起,情节起伏,用笔有进退,感情有悲喜,曲折变化)。3)语言朴素自然,明白如话(三、四、五、七言交错使用,恰当表现出心潮激荡,勃郁不平的思想感情

3、)。4)用词悼亡,是苏轼的首创(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表现力,境界开阔,感情纯真,品格高尚,令人耳目一新)。三、论述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试析曹植《白马篇》中的少年英雄形象。曹植以浓墨重彩描绘了一位武艺高超、渴望卫国立功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游侠少年形象。第一节,从开头至“幽并游侠儿”,概写主人公游侠儿英俊豪迈的气概;第二节,从“少小去乡邑”到“勇剽若豹螭”,补叙游侠儿的来历和他超群的武艺;第三节,从“边城多警急”到“左顾凌鲜卑”,写游侠儿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奋勇杀敌的英雄事迹;第四节,从“弃身锋刃端”至结束

4、,写游侠儿弃身报国、视死如归的崇高思想境界。全诗塑造了一个武艺高强又充满爱国情感的游侠形象。诗歌极尽绘声绘色之能事,写出他的飒爽英姿和高超的武艺,笔墨之间沸腾着一股激越高亢的情绪,借以抒发自己的报国激情。四、材料分析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天宝(唐玄宗年号)五载已后,杨贵妃专宠,后宫人无复进幸矣。六宫有美色者,辄至别所,上阳是其一也。贞元(唐德宗年号)中尚存焉。”(白居易原诗序)“只‘惟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二语,已见宫人之苦,而杨妃(杨贵妃)之嫉妒专宠,足以致乱矣。女祸之诫,千古昭然。”(《唐诗别

5、裁》)结合白居易《上阳白发人》一诗,谈谈你对“女祸之诫,千古昭然”这一评论的看法。白居易的《上阳白发人》主题明确。作者在诗中以哀怨同情、如泣如诉的笔调,描述了上阳宫女一世幽禁在冷宫中的凄苦遭遇,反映了无数宫女青春和幸福被葬送的严酷事实,有力鞭挞了封建朝廷广选妃嫔制度的冷酷与罪恶,在客观效果上,具有揭露、控诉封建最高统治者荒淫纵欲、摧残人性的作用。作业三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

6、徂尔,三岁食贫。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4.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5.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二、简答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简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思想蕴含。这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绵长,“古人”5指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像燕昭王、燕太子丹等那样前代的贤君既不可

7、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诗人感叹自己未能见到广开言路、善用贤士的圣明君主,由此陷入极度悲伤中,遥想后代也不会遇到与自己相知的人。“前贤已去,后贤未及。”一种不被理解、不被重视的悲哀油然而生。仅此两句,简明易懂,却通过俯仰古今,站在跨越时间的高度,来感慨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惆怅的悲凉似乎刹那间飞越时空,惊天恸地。这两句深刻表现出诗人仕途失意的感伤和封建时代正直的知识分子怀才不遇、屡遭压抑的悲愤和孤寂情怀。三、论述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试析《项脊轩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是一篇

8、记叙性的抒情散文,本文借项脊轩的兴废,写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表达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也表达作者怀念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感情。前半部分记述书斋营建的过程,重点描写“百年老屋”修葺后新的读书环境和怡然自得的心情。后半部分回忆与书斋有关的人事,感情真挚,平淡中透出复杂的意绪和感伤的情调。正文之外还有五年后补记的对亡妻的深情忆念。文章记叙家人之谊,朋友之情,感情真挚,神态生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