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湖北宜昌市中考化学试题

2006年湖北宜昌市中考化学试题

ID:11483470

大小:350.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12

2006年湖北宜昌市中考化学试题_第1页
2006年湖北宜昌市中考化学试题_第2页
2006年湖北宜昌市中考化学试题_第3页
2006年湖北宜昌市中考化学试题_第4页
2006年湖北宜昌市中考化学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6年湖北宜昌市中考化学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6年湖北省宜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试题(考试形式:闭卷试题共六大题28小题卷面分数:100分考试时限:90分钟)我要注意:本卷共8页,分为I、II两卷。其中第I卷选择题2页,第II卷非选择题6页;请将第I卷选择题答案填在第II卷相应的地方,交卷时只交第II卷。第I卷(选择题)一、我会选择(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2题,每小题2分;13~16题,每题3分,计36分)1.研究表明,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可从海带中补碘。这里的“碘”是指A.碘原子B.碘分子C.碘离子D.碘

2、元素2.下图所示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对玻片呼气B.蜡烛燃烧C.湿衣晾干D.灯泡通电发光3.下列食品包装措施中,不能有效防止食品腐败的是A.填充空气B.填充氮气C.填充二氧化碳D.抽成真空4.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与水混合,搅拌后能形成溶液的是A.面粉B.泥土C.食盐D.植物油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可燃性气体前,未检验纯度B.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慢慢注入浓硫酸中C.过滤时,液面始终低于滤纸边缘D.加热完毕时,用嘴吹灭酒精灯火焰6.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是A.汽油挥发——分子体积变大B

3、.花香四溢——分子不断运动C.氢气燃烧——分子发生改变D.一滴水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7.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O2B.H2OC.KClO3D.NaOH8.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发现厨房煤气泄漏,可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B.进入气体不畅通的溶洞,可用蜡烛做灯火试验10C.用煤炉取暖,可在煤炉上放一壶水以防煤气中毒D.防止浪费粮食,可将霉变花生、大米等用水清洗后食用9.以下常见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A.硫酸钾(K2SO4)B.尿素[CO(NH2)2]C.磷酸二氢铵(NH4

4、H2PO4)D.磷酸钙[Ca3(PO4)2]10.二氧化铅(PbO2)中铅元素的化合价是A.-2B.+1C.+2D.+411.合理开发和使用资源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列保护资源的措施中错误的是A.铁栏杆上刷一层油漆,以保护金属资源B.工厂废水处理后循环使用,以节约水资源C.汽车安装尾气净化装置,以节约石油资源D.严禁使用一次性木筷,以保护森林资源12.下列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A.煤炭发电B.风能发电C.水能发电D.太阳能发电13.下列关于灭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使

5、可燃物与空气隔绝B.木材着火用水泼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C.扑灭森林火灾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可燃物D.不慎将酒精洒到桌面燃烧,用湿布覆盖——隔氧又降温14.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小红对它的认识中错误的是A.原子核内有12个质子B.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C.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D.该原子失去电子后带负电荷15.区分下列常见的各组物质时,所用方法错误的是A.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振荡B.毛织品和棉织品——燃烧后闻气味C.一氧化碳和甲烷——点燃后观其火焰颜色D.食盐和小苏打(NaHCO3)—

6、—滴加醋酸甲丁丙乙……16.小军用右图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其中甲包含了乙、丙、丁……下列关系中,有错误的一组是甲乙、丙、丁……A常见的干燥剂石灰石、浓硫酸、生石灰B常见的合金不锈钢、焊锡、生铁C常见营养素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D常见的盐食盐、纯碱、高锰酸钾2006年湖北省宜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10化学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总分人得分第Ⅱ卷(非选择题)我要注意:1.认真审题,仔细检查;字迹工整,化学符号书写规范。2.答案可采用文字或表格或图示等形式表达。3.答题中可能用到的数据和资料:(1)相对

7、原子质量:H~1C~12O~16N~14(2)20℃时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OH-NO3-Cl-SO42-CO32-H+-溶、挥溶、挥溶溶、挥Na+溶溶溶溶溶Ca2+微溶溶微不Ba2+溶溶溶不不Cu2+不溶溶溶不得分评卷人一、我会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将该选项的字母编号填入下列表格内,共16小题,1~12题,每小题2分;13~16题,每小题3分,计36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得分评卷人二、我会填空(共4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3分,其余每空1分,计18分)1

8、7.(6分)填写下列表格:10(1)(2)化学符号H2P2O5Al3+名称或意义(只写一种)2个铁原子由3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臭氧分子一氧化碳中碳元素显+2价乙甲1020304050温度/℃溶解度0403020103525/g18.(4分)右图是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据此我能回答下列问题:⑴40℃时,甲物质溶解度为g。⑵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影响比较大的物质是。⑶30℃时,向100g水中加入30g乙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溶液(填“饱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