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上劳山道士案

沪教版九上劳山道士案

ID:11485453

大小:2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2

沪教版九上劳山道士案_第1页
沪教版九上劳山道士案_第2页
沪教版九上劳山道士案_第3页
沪教版九上劳山道士案_第4页
沪教版九上劳山道士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沪教版九上劳山道士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劳山道士》学案  一、作家作品简介:  1、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文学家,山东省淄川县蒲家庄人。自幼聪慧好学,19岁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考皆第一而闻名籍里。但后来却屡应省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  他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然坎坷的遭遇和长期艰辛的生活,使他加深了对当时政治的黑暗、科举制度的腐朽以及社会弊端的认识和了解,为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毕一生精力完成《聊斋志异》。  2、关于《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共有短篇小说431篇。其内容大致有四部分:一、怀着对现实社会的愤懑情绪,揭露、嘲讽贪官污吏、恶霸豪绅

2、贪婪狠毒的嘴脸,笔锋刺向封建政治制度。这类作品以《促织》、《席方平》、《商三官》等篇最有代表性。二、蒲松龄对腐朽的科举制度有切身的体会,通过《司文郎》、《考弊司》、《书痴》等篇,作者无情地揭开了科举制度的黑幕,勾画出考官们昏庸贪婪的面目,剖析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灵魂的禁锢与腐蚀,谴责了考场中营私舞弊的风气。三、对人间坚贞、纯洁的爱情及为了这种爱情而努力抗争的底层妇女、穷书生予以衷心的赞美。有代表性的篇章有《鸦头》、《细侯》等。《聊斋志异》中还有相当多狐鬼精灵与人的恋爱故事,颇具浪漫情调。在这些故事里,塑造了很多容貌美丽、心灵纯洁的女性形象,如红玉、婴宁、香玉、青凤、娇娜、莲香等。四、有些短

3、篇是阐释伦理道德的寓意故事,具有教育意义,如《画皮》、《劳山道士》等。  《聊斋志异》是一部积极浪漫主义作品。它的浪漫主义精神,主要表现在对正面理想人物的塑造上,特别是表现在由花妖狐魅变来的女性形象上。另外,也表现在对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上。作者善于运用梦境和上天入地、虚无变幻的大量虚构情节,冲破现实的束缚,表现自己的理想,解决现实中无法解决的矛盾。  二、课前热身:  jí   qǐ     ān      qiáo   lài  jiào  qūn    xǔ   bó  负笈    稽首  未谙此苦   采樵     分赉    釂    逡巡   自诩     踣  zūn  yì 

4、 zhù   ní  cháng  yǎo   yé  yú  樽    挹    箸    霓    裳       杳     揶   揄  三、朗读课文,掌握重点词语,翻译课文:  四、鉴赏课文:  1、文章脉络  全文共5段,按情节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开端:王生求师学法。  第二部分(2~4),发展:写王生看师傅表演法术以及师傅教王生学法术。  第三部分(5),高潮、结局:王生演法失灵。  2、主题:  记叙了一个姓王的读书人,来到劳山拜师学道家法术的故事,揭示了只有不畏艰辛,一个人才可能取得某种成就,否则,只可能到处碰壁的道理。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2

5、5分钟)  一、  1. 《曹刿论战》这篇文字选自《            》。“齐师伐我”中的“我”指          。  2. 下列句中的“属”与“忠之属也”中的“属”意思相同的一句是(  )  A. 神情与苏、黄不属。  B.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C.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D. 属予作文以记之  3.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译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那些小小大大的监狱,即使不能都去察看,也必定要有爱憎之情。  B. 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逐一审察,但也一定要凭感情办事。  C. 大大小小的监狱,虽然不能一一视察,必定因为有特殊的情况。  D. 大大小小的

6、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要处理得合乎情理。  4. 曹刿和鲁庄公的战前对话,体现了曹刿 (                )的战略思想。  二、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鄙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

7、未可。”下视其辙,登轼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 本文选自《          》,这是一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史书。  2. 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又何间焉                    ②傅说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