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新品种、新剂型的开发与应用

农药新品种、新剂型的开发与应用

ID:11486037

大小:37.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7-12

农药新品种、新剂型的开发与应用_第1页
农药新品种、新剂型的开发与应用_第2页
农药新品种、新剂型的开发与应用_第3页
农药新品种、新剂型的开发与应用_第4页
农药新品种、新剂型的开发与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药新品种、新剂型的开发与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农药新品种、新剂型的开发与应用发表于2010-4-2712:16:31农药新品种、新剂型的开发与应用联合国南通农药剂型开发中心南沈化工研究开发联合公司教授级高工冷阳一、换个角度看农药新品开发的走向人们习惯于把农药分为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由此往往容易引起误解和认识上的偏差。让我们避开用原料来源和制作方式来界定农药,换个角度来观察,也许能更多地统一对未来农药新品开发走向的认识,看清未来的发展点。顺着当代科技发展的趋势向前看,深入到事物的本质,农药似乎可以分为三类,即(1)分子结构农药(或化学结构农药);(2)生物学结构

2、农药(或活体农药);(3)分子生物学结构的软农药。(一)生物源农药是指从生物中(主要是植物)直接提取的某种具有农药功能的物质。如烟碱、除虫菊素、楝素、茶皂素、油菜素内酯等。生产此类农药必须有充分的资源,采集后又不能破坏生态平衡。其提纯工艺往往仍采用化工过程及设备(或浸泡、或蒸发、或有机溶剂萃取,或结晶,甩水等)所产生的废水、废渣必需综合利用和处理。受来源限制,而往往量小且分散,受规模限制往往工艺亟待提高,受资源影响,往往除登记成份外,含有较为不确定的物质。当然其中也不乏质量佼佼者,如油菜素内酯(Brassinoli

3、de)。应该述及的是此类农药中已有不少早已作为新农药创制的先导化合物,屡经结构修饰而投产了一大批超高效的农药新品,如:除虫菊素→拟除虫菊酯系列农药;烟碱→吡虫林系列农药;鱼藤酮→哒螨酮、唑螨酯(霸螨灵)、灵tetufenpyrad等。(二)抗生素是微生物(包括动植物和土壤中的微生物)在生命活动中所产生的化学物质,它能有选择性地抑制它种微生物生长或杀灭它种微生物。抗生素有固定的化学结构,在医学上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药品类别。在农用抗生素方面,我国主要有井岗霉素、灭瘟素、多抗霉素等。近年来开发投产的新品阿维菌素,开抗生素杀

4、虫之先河。抗菌素农药已成为目前国内外研究、开发的热点之一。如陶氏亦农公司开发的多杀菌素(spinosad),商品名:Tracer,属抗生素杀虫剂,已获美国总统绿色化学品挑战奖,其2.5%SC制剂已在我国登记,登记商品名“菜喜”。上海农药研究所从金莲霉菌排泄物中所筛选到的金莲霉素,经多年试验对水稻白叶枯病、条斑病等药效显著,是一个颇有希望的抗生素农药。(三)在生物学结构农药(活体农药)方面,最值得一提的是BT。在我国已进入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阶段,生产厂家达76家,产量能力已达2万吨/年。个别企业的产品质量已达到国际水平

5、。除BT外,此类农药我国目前还处于研究开发阶段。在真菌方面,由于受工业化生产技术制药,我国至今还没有大批量的商品面世,产品主要以自产、自销、自用方式用于我国松毛虫和东北地区玉米螟等害虫的防治。前者防治的品种为白僵菌高孢子粉(目前正在研究真菌菌丝加工产品),后者防治的品种为中国农科院生物防治所研究开发的新型生防制剂-大豆保根菌剂,对防治大豆孢囊线虫药效明显,并对大豆根腐病有明显作用,为我国大豆病虫害防治走出了一条新路。病毒方面,1993年,我国第一个昆虫病毒杀虫剂-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NPV)完成了产品注册登记,建成

6、了年产30吨棉铃虫病毒杀虫剂生产装置,标志着我国昆虫病毒杀虫剂的研究已从实验室走向品种化开发。近10年来,已有10多种昆虫病毒进行小试和中试。在防治棉铃虫、菜青虫、斜纹夜蛾,松毛虫等方面显示了可喜的防治效果。今年,中美两国达成科技合作协议,对黄地老虎颗粒体病毒(GV)防治地下害虫黄地老虎开展前期研究,标志着我国这方面的研究已进入国际合作的新阶段。在线虫、微孢子虫方面,国内的研究起步较晚,进展较快的有利用芜菁夜蛾线虫防治园林蛀干害虫,成本低廉,简便实用,应用面已达数百万颗树木。在蝗虫微孢子虫应用方面,也超过数百万亩,

7、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目前正在开展昆虫病原线虫的液体发酵工艺研究,由于发酵时间较长,作为商品化尚有很大距离。(四)分子生物学结构的农药(即改基因种子、作物)本世纪50年代,沃森(WatsonJ)和克里克(CrickF)提出DNA(脱氧核糖核酸)的双螺旋模型,宣告了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新学科-分子生物学的诞生,推开了现代生命科学的大门。农药界开展对改基因作物的研究,开发并使之产业化的始作俑者是80年代的美国M*****anto公司。杜邦、陶氏、汽巴、赫司特等世界级大公司相续纷纷投入巨资研究开发。1986年M*****an

8、to的转基因作物(抗虫棉、玉米、大豆,抗草甘膦玉米)首获美国EPA批准进行环境释放试验,1994年,美国EPA批准商品化生产,并将转基因农药列入农药范畴,自后获得了奇迹般的发展。如抗虫的转基因玉米“BTCorn”96年仅推广50万英亩,99年已扩增至2400万英亩,占全美玉米种植面积的30%。1999年全美50%以上的大豆改由种转基因品种。商品化5年来,年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