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系統的污染物與環境

生態系統的污染物與環境

ID:11490033

大小:57.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12

生態系統的污染物與環境_第1页
生態系統的污染物與環境_第2页
生態系統的污染物與環境_第3页
生態系統的污染物與環境_第4页
生態系統的污染物與環境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態系統的污染物與環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简答题1、主要有三种方式:(1)机械迁移包括①水的机械迁移作用,即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扩散作用和被水流搬运迁移;②大气的机械迁移作用,即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和被气流搬运迁移;③重力的机械迁移作用。(2)物理-化学迁移①无机污染物的迁移:一般以简单的离子、络离子或可溶性分子的形式,在环境中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如溶解-沉淀、氧化-还原作用、吸附与解吸附作用等实现迁移。②有机污染物的迁移:除上述作用外,还可通过化学分解、光化学分解等作用实现迁移。物理-化学迁移是污染物在环境中迁移的最重要形式,这类迁移的结果决定了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存在形式、富集状况和潜在危害程

2、度。(3)生物迁移污染物通过生物的吸收、代谢、生长、死亡等过程所实现的迁移,是一类非常复杂的迁移形式,与各种生物种属的生理、生化、遗传和变异作用有关。某些生物体对环境污染物有选择吸收和积累作用,某些生物体对环境污染物有降解能力。生物通过食物链对某些污染物的积累和放大作用也是生物迁移的一种表现。2、主要有以下三种途径:(1)氧化-还原作用天然水体中有许多无机和有机氧化剂和还原剂,如溶解氧、Fe3+、Mn4+、Fe2+、S2-及有机化合物等,这些物质对污染物的转化起重要作用。如环境中重金属在一定氧化-还原条件下,容易发生价态变化,结果是其化学性质改变,迁移能力

3、也会发生改变。水体中的氧化-还原类型、速率和平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水中重要溶质和污染物的性质。如在一个厌氧湖泊中,湖下层的元素以还原态存在:碳还原成CH4,氮还原成NH4+等,而表层水由于可被大气中氧补充,成为氧化性介质,达到热力学平衡时,碳成为CO2,氮成为NO3-。显然这种变化对水生生物和水质影响很大。(2)络合作用天然水体中有许多无机配位体,如OH-、Cl-、CO32-、HCO3-和有机配位体如氨基酸、腐植酸,以及洗涤剂、农药、大分子环状化合物等,它们可以与水中的污染物,特别是重金属发生络合反应,改变其性质和存在状态,影响污染物在水体中发生、迁移、

4、反应和生物效应。(3)生物降解作用水体中的微生物,特别是底泥中的厌氧微生物,可以使一些污染物发生转化,如把无机汞转变为有机汞。3、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污染物和生物体的某些成分结合(络合、螯合),不再参加代谢活动,使污染物失去或减轻毒性;二是污染物在酶的作用下通过氧化、还原、水解、脱卤、芳环羟基化和异构化过程,使毒物的毒性降低,甚至彻底分解失去毒性;三是生物通过分泌、排泄,把毒物排出体外。污染物的转化过程在生物酶的作用下可发生于所有污染物靶生物体内。4、动物对污染物的吸收一般有三条途径:(1)呼吸吸收空气中的污染物进入动物呼吸道后,顺气管进入肺部,其中,部分

5、污染物如石棉、苯并芘等能在肺部长期停留,很容易致病。(2)消化道吸收消化道是动物吸收污染物的主要途径,肠道粘膜是吸收污染物的主要部位之一。整个消化道对污染物都有吸收能力,但主要部位是胃和小肠。(3)皮肤及其他途径吸收皮肤是动物体防止吸收污染物的重要防线。污染物经皮肤吸收一般有两个阶段,第一是污染物以扩散的方式通过表皮,表皮的角质层是最重要的屏障;第二是污染物以扩散的方式通过真皮。迁移和排除途径是:动物可以以粪便的和尿的形式从消化道直接将污染物排出,或通过胆汁向消化道排出。另外,还可以通过乳汁、呼气、毛发等将污染物排出。5、包括三个层次:(1)生物个体污染效

6、应。指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表现在生物个体层次上的一些有形指标的反应,是对生理生化过程影响的必然结果。常用的指标包括植物的株高、生物量及根茎叶的形态指标和动物的体长、体重等指标。(2)生物群落污染效应。指环境污染在生物种群以上层次上的反应。如污染物对物种的分布和生态型分化的影响;对植被的组成、结构与演替等的影响。(3)生态系统污染效应。指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包括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结构以及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和系统动态进化过程的影响。6、(1)遗传多样性的丧失。包括已有的遗传基因库的减少和新的遗传变异来源的降低。最重要的影响之一是生物对

7、未来环境适应性的降低并可能导致灭绝,这意味着人类社会发展所依托的生物资源的丧失。(2)物种多样性的丧失。当大量污染物进入生态系统,或长期作用于生态系统时,有可能造成生态系统中某些种类的大量死亡甚至消失,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3)生态系统结构的简化。生态系统对污染的长期响应有两个方面,即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生态系统复杂性的降低。污染往往导致生境的单一化,主要表现为生态系统的结构趋于简单化、食物网简化、食物链不完整;系统的物质循环路径减少或不畅通、能量供给渠道减少、供给程度降低、信息传递受阻等。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污染直接影响物种的生存和发展,从根本上影响

8、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基础;②污染大大降低了初级生产,从而使依托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