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专业课学习计划--李传才

复专业课学习计划--李传才

ID:11490507

大小:111.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12

复专业课学习计划--李传才_第1页
复专业课学习计划--李传才_第2页
复专业课学习计划--李传才_第3页
复专业课学习计划--李传才_第4页
复专业课学习计划--李传才_第5页
资源描述:

《复专业课学习计划--李传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业课学习计划模板所属学校:华北电力大学适用专业:经济管理系考研微观经济学专业课计划制定人:李传财一、专业课复习全年规划1、基础复习阶段(开始复习-10年8月)本阶段主要用于跨专业考生学习指定参考书,要求吃透参考书内容,做到准确定位,事无巨细地对涉及到的各类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础,训练思维,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模型,本专业考生要在抓好专业课课堂学习的基础上温习指定参考书,为下一个阶段做好准备。2、强化提高阶段(10年9月-10年11月)本阶段,考生要对指定参考书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分清重难点,对重难点基本掌握,并完成参考书配有的

2、习题训练。做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3、冲刺阶段(10年12月-11年1月)总结所有重点知识点,包括重点概念、理论和模型等,查漏补缺,回归教材。温习专业课笔记和历年真题,做专业课模拟试题。调整心态,保持状态,积极应考。二、参考资料1.指定参考书目:(1)《西方经济学》高鸿业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2.其它参考资料:本校专业课课堂笔记、历年考研真题三、学习方法解读1.参考书的阅读方法(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第11页共11页(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

3、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2.要学会做笔记(1)通过目录法、体系法的学习形成框架后,在仔细看书的同时应开始做笔记,笔记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影响看书的速度,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会发现笔记对于整理思路和理解课本的内容都很有好处。(2)做笔记的方法不是简单地把书上的内容抄到笔记本上,而是把书上的内容整理成为一个个小问题,按照题型来进行归纳总结。3.真题的使用方法认真分析历年试题,做好总结,对于考

4、生明确复习方向,确定复习范围和重点,做好应试准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分析试题主要应当了解以下几个方面:命题的风格(如难易程度,是注重基础知识、应用能力还是发挥能力,是否存在偏、难、怪现象等)、题型、题量、考试范围、分值分布、考试重点、考查的侧重点等。考生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复习和准备,并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这样既可以检查自己的复习效果,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待改进;又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四、各阶段具体学习计划第一阶段:基础复习阶段(开始复习—10年8月)学习任务:对指定参考书目进行“地毯式”学习一遍,了解全书内容,理解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对

5、各门课程有个系统性的了解,弄清每本书的章节分布情况,内在逻辑结构,重点章节所在等,但不要求记住。注意事项:1.学习任务中所说的“一遍”不一定是指仅看一次书,某些难点多的章节可能要反复看几遍才能彻底理解通过。2.本阶段学习重在理解,不需强制记忆,但一定要全面。3.每本书每章节看完后最好自己能闭上书后列一个提纲,以此回忆内容梗概,也方便以后看着提纲进行提醒式记忆。4.看进度,卡时间。一定要防止看书太慢,遇到弄不懂的问题,要及时请教专业咨询师或本校老师。5.看书过程中,有条件听课的一定要去听听目标院校导师的课。要是不方便的话,本校开设的相关课程也可以去听一下。时间阶段复习学习内容

6、(章节要求、知识点)第11页共11页资料相关知识点的建议学习时间6月1日—8月31日共12周《西方经济学》半周第一章引论了解性的内容,一般书本上的也很少考到一周第二章需求和供给曲线一周第三章效用论第一节效用论概述第二节无差异曲线第三节预算线第四节消费者的均衡第五节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第六节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第七节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到市场消费曲线第八节不确定性和风险一周第四章第一节厂商第二节生产函数第三节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第四节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第五节等成本线第六节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第七节规模报酬一周第五章成本论第一节成本的概念第二节短期总产量

7、和短期总成本第11页共11页第三节短期成本曲线第四节长期成本曲线一周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第一节厂商和市场的类型第二节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第三节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第四节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供给曲线第五节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第六节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第七节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第八节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一周第七章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第一节垄断第二节垄断竞争第三节寡头第四节寡头厂商之间的博弈:博弈论初步第五节不同市场的比较一周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第一节生产要素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