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教学计划

初一历史教学计划

ID:1149940

大小:7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1-08

初一历史教学计划_第1页
初一历史教学计划_第2页
初一历史教学计划_第3页
初一历史教学计划_第4页
资源描述:

《初一历史教学计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初一历史教学计划一、班级情况分析:本学期初一历史科教学,经过观察,学生基本能完成学习任务,学习兴趣较浓,组织纪律性较强,本学期要在课堂上课下多花时间鼓励,缩小后进面。这样才能有助于提高整体学习成绩。二、教材分析:初中一年级《历史》,真正反映了课改精神,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感。该书主要以人类文明史发展为主线,该教材重点突出,以点带面,建立了新的评价机制。该书图文并茂,生动规范,单元,课和子目的设计合理规范,更注意吸收当代文化的变化发展,对历史的分期历史发展的动力,民族关系等重大史学问题进行了更为科学,合理的把握和处理。初中一年级上

2、册主要讲述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到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在课型设置上,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新教材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增加了“学习与探究”课,在栏目设置上,出现了许多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探究式学习栏目,而图文资料的有效运用,大大增强了历史知识的生动性和直观性,同时也注意与其他学科知识的交叉与渗透。三、教学目标及要求:1、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2、简述河姆渡,半坡聚落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3、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区别4、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直到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

3、变,了解夏商西周三代更替。5、说出西周分封制主要内容,直到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6、通过商鞅变法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认识汉字的演变,以司母戊鼎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7、了解“百家争鸣”主要史实,以都江堰等为例,体会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8、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9、列举汉武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讲述张骞通西域的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10、了解“四大发明”,名医华佗,张仲景,李时珍以及祖冲之和《九章算术》。11、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

4、主要史实,《史记》和《资治通鉴》。12、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人口南迁河民族交往。13、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和的措施。14、《水经注》、《天工开物》等著作,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方面的主要成就。四、教学改革的设想(教学具体措施)1、让学生形成一种意识,即把历史科的地位提升到主科地位。2、抓好课堂纪律,充分利用“45分钟”。3、多讲述名人历史故事,与历史典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适当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迹或历史博物馆,让学生增长见识,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5、多组织一些历史活动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表

5、演能力。6、每天布置适当的作业和练习,巩固知识,大约80多次。7、做好“培优扶困”工作,提高两率临界生的成绩。五、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单元课题周次安排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第一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11、 元谋人2、 北京人3、 山顶洞人了解我国主要远古人类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概况认识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人类文明发源地,增强民族自信心第二课星罗棋布的氏族部落11、 半坡聚落2、 河姆渡聚落3、 大汶口聚落简述河姆渡,半坡聚落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原始农业文明概况第三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21、 炎帝与黄帝2、 尧舜“禅让”3、

6、 大禹治水了解炎帝和黄帝对华夏族形成所做出的贡献如何传说和史实区别第五课夏商西周的更替31、“家天下”的夏朝2、商汤灭夏3、武王讨伐了解夏商西周更迭,找出商代夏,西周代商的相同原因区分禅让制和王位世袭制第六课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31、 西周的分封制2、 贵族、平民与奴隶3、 军队,刑法与礼仪说出分封制的主要内容理解分封制的内容和作用,认识礼仪教化,西周的社会网络图第七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41、 齐桓公称霸2、 问鼎中原3、 合纵连横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本科时间跨度长,人物多,头绪杂,学生不易掌握第八课铁器牛耕引发社会变革4

7、1、 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2、 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3、 商鞅变法秦崛起商鞅变法及历史作用封建生产关系的形成第九课甲骨文与青铜器61、 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2、 学会辨认甲骨文合金文,司母戊鼎的工艺成就闻名于世的青铜器甲骨文和汉字的渊源关系,青铜,铸造业取得辉煌成就由此反映国力盛衰问题第十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61、 孔子2、 百家争鸣了解孔子和诸子百家主要思想成就分清各派的政治主张第十一课先民的智慧与创造71、 造福千秋的都江堰2、 神奇的编钟都江堰水利工程和大型编钟都江堰的结构和运作第十三课秦帝国的兴亡71、 秦王扫六合

8、2、 陈胜吴广起义3、 楚汉战争秦兼并六国的历史意义秦为什么能统一中国第十四课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81、 废分封,立郡县2、 车同轨,书同文3、 焚书坑儒废分封,立郡县中央集权制第十五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81、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 削弱封国势力3、 强化监察制度汉武帝为大一统所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