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之.doc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之.doc

ID:11503222

大小:3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2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之.doc_第1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之.doc_第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之.doc_第3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之.doc_第4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之.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之曹禺与中国现代话剧关于现代话剧的发展简况文明新戏时期爱美剧时期小剧场运动时期左翼戏剧运动时期剧场戏剧时期广场戏剧时期剧场戏剧再兴时期文明新戏时期  话剧是一种西方的戏剧形式,19世纪末由在上海的西方侨民引入中国。1907年中国留日学生李叔同、欧阳予倩等人组织的春柳社被看作是最早的话剧团体。他们演出的这种不同于传统戏曲,而主要适应于现代文明需要的西方戏剧形式,被称为"文明新戏"或"文明戏"。爱美剧时期新文化运动开始后,新文学作家和理论家们一面更加猛烈地批判传统旧戏,一面竭力提倡西洋新戏。他们大力提倡非营业性质的爱美剧(爱美,即Amateur的译音,意为"业余的"、"非

2、职业的")。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天津南开学校、北京清华学校为代表的学生业余演剧活动形成了一个高潮。小剧场运动时期小剧场运动起源于19世纪末的法国“自由剧场”的艺术实验活动,后风行于欧美与日本,是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戏剧取代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戏剧,从而占据剧坛主导地位的一次戏剧革新运动。中国的小剧场运动以爱美剧的形式进行艺术实验,建立起不同于文明新戏的话剧体制,其核心是以"导演制"取代"明星制"。左翼戏剧运动时期1927年“大革命”的失败,激发起了1928年的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兴起。1929年秋,上海艺术剧社成立,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无产阶级戏剧”的口号。1930年8月,成立了上海剧团联合会,

3、后改为中国左翼剧团联盟、中国左翼剧作家联盟,成为30年代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重要力量,左翼戏剧运动,也成为30年代最有声势的左翼文艺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左翼戏剧运动以提倡"戏剧的大众化"为特色,在各个领域向着"广场戏剧"的方向发展,剧场戏剧时期剧场戏剧(即“大剧场”演出)以职业化和营业性为特点,是中国话剧从业余走向专业的标志,也是中国话剧从幼稚期走向成熟期的标志。剧场戏剧必备条件:一是必须是一种艺术,二是必须有票房号召力。而成功的关键则在于剧本的创作。1934年曹禺的处女作《雷雨》面世之后,使剧场戏剧的理论真正得以实现。这就是《雷雨》对现代话剧的特殊贡献:达到了文学性与舞台性、艺术性与欣赏性

4、的高度统一。广场戏剧时期1937年抗战爆发后,中国话剧再次向"广场戏剧"倾斜,并出现了三次高潮。广场戏剧的第一次高潮 抗战初期,组织救亡演剧队(抗敌演剧队)分赴各地成为当时戏剧演出的主要形式,其演出形式主要有街头剧、广场剧、活报剧、茶馆剧、游行剧、谐剧等多种样式,其中,被称为"好一计鞭子"的《放下你的鞭子》、《三江好》、《最后一计》最为有名。广场戏剧的第二次高潮抗战中期,以延安为中心的敌后根据地(即"解放区"),以秧歌剧和民族新歌剧以形式的广场戏剧最为活跃,其中,秧歌剧的代表有《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等,民族新歌剧的代表则是《白毛女》以及《赤叶河》、《刘胡兰》等。广场戏剧的第三次高潮解放

5、战争时期,随着反内战、反饥饿的全国性学生运动热潮的高涨,具有极强的政治的广场活报剧成为当时戏剧的主要形式。这时期,职业剧作家创作的作品,陈白尘的《升官图》、吴祖光的《捉鬼传》、宋之的的《群猴》、瞿白音的《南下列车》等,都具有广场戏剧的特点,也是学生剧团经常演出的剧目。剧场戏剧再兴时期在广场戏剧不断掀起高潮的同时,在大后方(以及沦陷区)剧场戏剧在大中城市也继续得到繁荣。剧场戏剧在大中城市繁荣的主要表现:一是历史剧的创作繁荣。二是知识分子题材创作的繁荣。三是讽刺作品的繁荣。沦陷区"市民化"戏剧创作和演出也呈现出畸形的繁荣态势,与后来解放区戏剧的"农民化"形成了鲜明的两极化倾向。关于曹禺的生平曹

6、禺(1910-1996),祖籍湖北潜江,生于天津,原名万家宝,字小石。曹禺是他在1926年发表小说时第一次使用的笔名(他的姓氏“万”的繁体字为一个“草字头”和“禺”字,草字头与“曹”谐音,故“曹禺”即“万”)。曹禺是"文明戏的观众,爱美剧的业余演员,左翼剧动影响下的剧作家"曹禺的创作简况他一生共写下了14部剧本(包括改编和合著)。《雷雨》(1933年)《日出》(1936年)《原野》(1937)、《全民总动员》(1938年合著)、《蜕变》(1939)、《正在想》(1939年、改编)、《北京人》(1941)、《家》(1942年、改编)、《柔蜜欧与幽丽叶》(1943年、改编)、《镀金》(1943

7、年改编、《桥》(1944)、《明朗的天》(1954)、《胆剑篇》(1961年合著)《王昭君》(1979)。创作分期:从《雷雨》到《原野》是曹禺创作的第一阶段。其总的特点是“熟悉生活,但不写身边琐事;善于构思,但不墨守成规”。从《全民总动员》到《桥》是曹禺创作的第二阶段。现实性明显加强,直接以抗战的现实为题材,并塑造了具有高尚品质的正面人物形象。从《明朗的天》到《王昭君》是曹禺创作的第三个阶段。曹禺的"四大杰作"《雷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