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涡流絮凝工艺研究

微涡流絮凝工艺研究

ID:11506906

大小:43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2

微涡流絮凝工艺研究_第1页
微涡流絮凝工艺研究_第2页
微涡流絮凝工艺研究_第3页
微涡流絮凝工艺研究_第4页
微涡流絮凝工艺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微涡流絮凝工艺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沉淀池微涡絮凝工艺研究及应用【摘 要】 水质明显特征为冬季低温、低浊,夏季高pH值,水质季节性变化突出,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造成絮体矾花细小松散,絮体沉降性能较差。针对以上问题,重点对絮凝池进行改造,絮凝池拆除原有折板,更换微涡絮凝球,优化絮凝水力条,提高矾花的密度,提高其沉降性,减小“跑矾”现象的发生。【关键词】沉淀池 微涡絮凝 颗粒数目沉降特性1生产概况和微涡旋理论提出处理工艺为絮凝、沉淀、过滤、加氯消毒。经过了连续6年多的运行,效果良好。在设计负荷条件下,出水水质基本满足国家标准要求。随着饮用水水质标准的提高,水质变化,特别是季节性低温低浊水现有处理工艺很

2、难实现达标供水,其中絮凝段制约着整个处理工艺。微涡旋絮凝理论是近些年来给水处理的讨论热门,微涡旋混凝工艺的核心是涡流反应器,其为多孔空心球结构。涡流反应器具有以下特点:1无方向性,可直接堆积,无需固定安装,操作简单方便;2可根据进水水质和工艺需求确定反应器的开孔率和开孔孔径;3由于反复穿过反应器小孔,水流中会形成大量微小的涡旋;4在水流冲击作用下,反应器会产生微小旋转,有利于避免积泥现象的出现,也不易被漂浮物堵塞。根据国内低温低浊水净化技术研究的方向,对国内相关技术研究及应用情况进行了调研,与中国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市政设计院、环保科技公司联合进行进行微涡絮凝工艺

3、研究,以期提升**出水水质、提高水处理能力,降低运行成本,并为二期工程的工艺选择提供技术支撑。2问题分析**絮凝沉淀处理为折板絮凝和斜管沉淀,近年来**水质季节性变化突出,常年原水浊度为3-8NTU,折板絮凝工艺对低浊水的处理能力有限,造成絮凝效果不好,絮体矾花不明显,沉淀池出水较差,。**絮凝池絮凝各絮凝段参数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絮凝池的设计絮凝时间、速度梯度等参数不够理想,直接导致絮凝效果不佳,尤其是冬季低温低浊时,实际运行偏离设计范围较多,通过观察絮凝区的矾花形成过程,矾花在前段至后端的全过程内不能形成明显的矾花颗粒,絮凝效果欠佳。表1**絮凝池絮凝参

4、数项目现状数据建议参数结论第一段峰速/谷速0.27~0.120.25~0.35偏低第二段峰速/谷速0.170.15~0.25第三段峰速/谷速0.090.10~0.15偏低第一段速度梯度60.280偏低第二段速度梯度54.650第三段速度梯度28.125第一段停留时间5.5大于6偏低第二段停留时间3.96大于6偏低第三段停留时间4.77大于6偏低合计停留时间14.220~30偏低第一段GT值19927.4≥20000偏低第一段GT值12964.7≥20000偏低第一段GT值8038.5≥20000偏低3微涡流絮凝工艺改造实施为了解决絮凝后的絮体矾花不明显的问题,*

5、*引入试验了微漩涡絮凝工艺。在现有的池体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停产一条生产线,边生产边改造,一次改造规模5万m3/d。,首先拆除原有的折板,在原有过水孔的基础上进行封孔和开孔,然后在拆除折板的池体内增加隔墙,用于固定微涡絮凝球支架及安装微涡絮凝球,最后将微涡絮凝球放入池内。3.1微涡流絮凝池技术参数①微涡流絮凝器:直径Φ200,135只/m3,表面开孔>Φ30,开孔率>60%;②絮凝时间:5~8min,对于微污染水源、低温低浊及污水处理可适当延长;③空床流速:60~360m/h,前段应取较大值,后段应取较小值;④水头损失:0.01~0.02m/m。3.2设计参数(以

6、下数据按一组计算)(自用水按8%计算)①单组处理能力:Q=2812.5m3/h②微涡流絮凝区微涡流絮凝区(原絮凝一段)单池面积:1.5×2.25=3.375m2微涡流流速:1406.25÷3.375=417m/h微涡流絮凝器高度:3.5m单格微涡流絮凝体积:3.375×3.5=11.8125m³总格数:12格第一段总体积:11.8125×12=141.75m³微涡流絮凝时间:141.75÷(2812.5÷60)=3.024min此微涡流絮凝段作为总絮凝工艺的第一段停留时间约为3分钟。整个絮凝段反应时间为约10min,3.3主要设备(单组水池)微涡流絮凝反应器规格

7、型号:MQAT-200-57设备数量:141.75m³4结果与讨论改造后很明显的可以发现,在折板的2个之间的平行位置处有众多的涡漩,由于涡漩所固有的扩散性,无数大小不一的涡漩相互渗透,进行能量交换,使该处液体压强迅速降低,速度梯度则急剧增大,这对颗粒之间的碰撞极端有利。4.1改造后对沉淀出水浊度的影响微涡改造后,絮凝池生成的矾花清晰、颗粒明显、絮体颗粒大而密实,经沉淀池后,出水浊度有很大的改善。图1-a和图1-b为同等条件下,两条未改造和两条已改造生产线沉淀池出水浊度对比。涡流絮凝多孔涡流絮凝工艺利用多孔絮凝器促进微涡流凝聚、立体接触絮凝,生成高密实度的矾花。当

8、水流穿过多孔絮凝器壁面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