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代不同的幼教色

不同年代不同的幼教色

ID:11511509

大小:2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2

不同年代不同的幼教色_第1页
不同年代不同的幼教色_第2页
不同年代不同的幼教色_第3页
不同年代不同的幼教色_第4页
不同年代不同的幼教色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同年代不同的幼教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不同年代不同的幼教特色90年代孩子的家长对孩子包办得很多了,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有所下降。但是,家长很重视和孩子的交流,所以这阶段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增强。  两只蚂蚁+一头大象=三只青蛙  一号代表:王悦生于1985年1989年入园考研中  记得当时有一门绘画手工课,那种新奇兴奋的感觉至今不忘。  每隔几周,老师都会把我们的绘画、手工作品放在一个袋子里封好,里面附有老师评语,一并交给家长。每次爸妈看到我厚厚的“作品”时总会表扬几句,自己心里那个得意劲儿就甭提了。现在想想,这应该就是现在的“家长会”吧。  当时还开设了一些与小学课程衔接的内容。老师用自己

2、做的模型当课件,问“两只蚂蚁+一头大象等于几”之类的问题,来激发我们对数学的兴趣。但我这个白日梦大王对“为什么两只蚂蚁+一头大象就可以等于三只青蛙”等等问题更感兴趣。  大家都在学“卓越”  二号代表:谷心爽1991年出生1994年入园即将出国  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幼儿园里还没有配备电脑、音响之类的设施,就连现在看来最普通的电视机,也是在我快“毕业”的那年“入驻”幼儿园的。平日里,我们的娱乐活动就是在室外跑跑跳跳,玩捉迷藏、扔沙包、跳皮筋、老鹰捉小鸡等游戏,单调并快乐着。  那个时候,在我们中间最流行的恐怕是报个“卓越”班学习英语,我周围的很多孩子都

3、报过这样的培训班。至于钢琴、舞蹈、书画这样的才艺培训,还远远不及现在这么普及,学过的孩子还属于凤毛麟角。  现在还听说有的幼儿园给毕业的小朋友颁发毕业证书了。因为我是在1997年6月从幼儿园毕业的,距香港回归的时间不到一个月。如果当时拥有一张毕业证书,那该多有纪念意义啊!  “珠心算”用在生活中  三号代表:朱萌潇1994出生1997年入园现在上初三  虽然现在我已经是初三的“半大姑娘”了,但说起我幼儿园的事,记忆依然清晰可辨。  我是在济南军区司令部上的幼儿园。中班的时候,我们幼儿园开设了珠心算课,听父母说,当时珠心算十分盛行,许多幼儿园都教小朋友

4、学珠心算。那时,每次去幼儿园之前,爸妈总会往我的小书包里放一个小算盘。上课时,老师会教给我们口诀,然后班里就响起一阵噼里啪啦打算盘的声音。  当时,我在班里的成绩是名列前茅的,后来,我可以不用算盘,凭借想象就可以算出得数,计算机有“盲打”,我这算不算是“盲算”呀。  学会珠心算还真有好处,跟父母出去买菜,还没等数学不好的爸爸算出来,我已经把得数报出来了,引来周围的大人们一片赞赏。上小学后,学校里没有了这门课,珠心算也便慢慢忘记了,现在想来,真是挺遗憾的。  当时,只要有舞蹈表演,我总是冲在前面。不过,那时的打扮真是有点业余。那妆化得跟鸡婆婆似的;脸蛋

5、红彤彤的,跟高原红似的。现在再翻看当时的照片,觉得可有意思了。  记者:这个阶段幼儿园的发展有什么新特色?  宗桂萍:1999年-2000年,私立园开始出现;1999年-2008年,是幼儿园数量猛增的十年,培训中心、早教中心兴起,向零岁延伸。  记者:幼教方法又有什么新趋势?  宗桂萍:这个阶段的幼儿园教育,从原来的说教式,向重视孩子操作,以孩子为主体的方向发展,启发孩子参与其中,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发散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001年开始,多媒体、学习课件开始在幼儿课堂中出现,观摩课、课题组、公开课等活动增多。同时,这阶段也是老师大练基本功的

6、十年。  记者:家长观念有什么新变化?  宗桂萍:家长重视幼教。1995年开始,双休制实行,家长有了更多的时间陪孩子,以前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就不管了,现在则会分担一大部分教育孩子的责任。  电影:舶来的大片是他们的最爱。《哈利波特》、《怪物史莱克》、《纳尼亚传奇》、《功夫熊猫》、《美食总动员》、《超人总动员》。  剧集:比较有名的有《家有儿女》、《快乐星球》。  动漫:《蓝皮鼠与大脸猫》、《小鲤鱼历险记》、《虹猫蓝兔七侠传》、《西游记》、《蓝猫淘气3000问》、《天线宝宝》、《蜡笔小新》、《网球王子》等。  书籍:开始引入中国的绘本受到家长和孩

7、子欢迎。《噼里啪啦》系列、《不一样的卡梅拉》系列、《彼得兔的世界》系列。  课外还要上辅导课  一号代表:张亦弛,1999年出生2002年入园,现在上小学四年级  我上的幼儿园不算很大,但钢琴、电视机、录音机、VCD、益智玩具应有尽有。  从上小班开始,我们就有自己的课本了。有基本的生活小常识;有拓展知识;有小手工、小制作;还有一些小朋友能看懂的“哲理故事”。  我们的课程主要有看图识物、算术、音乐、绘画等,偶尔还有实践课。我印象最深的两次实践课:一次是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调配颜色;另一次是全班分成几个小组,用电磁炉学做炒鸡蛋。当时老师还给我

8、们拍了好多照片,贴在教室外的走廊上,让家长也分享我们的快乐。  上大班的时候,幼儿园开始为我们开设一些辅导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