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27讲当堂自测巩固

地理 27讲当堂自测巩固

ID:11515397

大小:1.01 M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2

地理 27讲当堂自测巩固_第1页
地理 27讲当堂自测巩固_第2页
地理 27讲当堂自测巩固_第3页
地理 27讲当堂自测巩固_第4页
资源描述:

《地理 27讲当堂自测巩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9年高考江苏地理卷)小明计划考察某地,地理老师建议他最好把时间安排在8月至10月,要带上墨镜、遮阳帽、防晒霜、羽绒服和防水服等物品。按照老师的建议,小明顺利地完成了考察活动。据此回答1~2题。1.小明考察的目的地是(  )A.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B.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C.四川大熊猫自然保护区D.内蒙古大草原解析:选A。由材料可知,小明考察的时间在8~10月,需带上羽毛服,说明此地夏季气温低。带上墨镜、遮阳帽、防晒霜,说明太阳辐射强。因此小明考察地应为我国的青藏高原,A项正确。2.下图的四幅照片中,由小明在考察地拍摄的是(  )A.①B

2、.②C.③D.④解析:选B。照片①显示的大熊猫生活于我国的四川,照片②中的动物是藏羚羊,是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重点保护动物,照片③反映的是我国蒙古族人经常从事的摔跤运动,照片④拍摄的是我国西北的荒漠景观。(2009年高考重庆文综卷)下图是我国某盆地的局部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最适合形成天然绿洲的地带是(  )A.①B.②C.③D.④4.该区域河流水文特征是(  )A.夏季流量小B.补给以降水为主C.水量向下游增大D.径流年际变化小解析:根据题意可知,该剖面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个盆地地形剖面图,①为山地、②为砂砾带、③为细土带、④是

3、盆地内部。②③形成冲积扇,在冲积扇前缘③处,地下水丰富,易形成干旱区中的绿洲。第4题,我国西北地区的河流多为内流河,补给水源以冰雪融水为主,夏季流量大,径流年际变化小,水量向下游减少,甚至断流。答案:3.C 4.D5.(2007年高考广东卷)下图为我国西部某区域7月均温(℃)等值线图,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两地距海远近不同B.甲地为盆地,乙地为高原C.高山阻挡了水汽输送D.两地纬度差异大解析:选B。由经纬度和等温线的分布可知,甲位于塔里木盆地,乙位于青藏高原。甲地形为盆地,且海拔相对较低,故气温高;乙为高原,且海拔相对较高,

4、故气温低。6.(2009年高考四川文综卷)阅读材料(我国某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1)在图幅中部,用“⇒”符号(“⇒”画成3厘米左右长),表示该区域年降水量递减变化的总趋势。(2)小冬作文中写道:“……烈日当空,我们爬上了山顶,大家惊呆了。眺望山下,湖水碧波荡漾;俯视陡崖,使人心颤汗冒。下午,更神奇了。下山途中,突然,天空浓云密布,雷电交加,倾盆大雨哗哗而下。不一会儿,雨停了,太阳在天空又露出了笑脸……”。小冬所登山是图中我国著名的旅游名山,它的名称是________;作文中描述的降水,按成因划分属________雨,这种类型的降水在图示区域的时

5、间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中甲山脉多低谷、山口,形成这种地表特征的主要外力是________;地质历史时期该山脉有多次岩浆侵入活动,由此推测该地可能出现的地理事物有______________。(4)比较长江中游“地上河”(荆江河段)与黄河下游“地上河”成因的不同及其治理措施的差异。解析:首先根据图中的经纬网或重要的地理物象来判断图示区域为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包

6、括湖北、湖南和江西省。第(1)问,考查我国的降水分布规律,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第(2)问,出现了“上午烈日当空,下午浓云密布,雷电交加,不一会儿,雨过天晴”这样短时间的强烈天气现象,说明是典型的对流雨。对流雨在我国多出现在夏秋季节的午后。第(3)问,根据位置可判断出甲山脉是南岭,受降水多的影响,该山流水侵蚀强烈,多低谷、山口。地质历史时期该山脉有岩浆侵入,说明有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该地可能会出现岩浆岩、花岗岩、变质岩或金属矿产。第(4)问,要对比分析长江、黄河的“地上河”成因及治理措施。荆江弯曲,流水不畅,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黄河流经黄土高原,

7、泥沙含量大增,到达下游,流速减慢,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根据成因要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长江的荆江河段应裁弯取直,上游建防护林;黄河在黄土高原地区要防治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答案:(1)箭头指向左,在图内大致呈水平状。(2)庐山 对流 多发生在夏秋季节午后(3)流水 岩浆岩(或花岗岩、或变质岩、或金属矿产)(4)成因不同:长江“地上河”:河道特别弯曲,水流不畅,泥沙容易沉积。黄河“地上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带来大量泥沙,下游水流平缓,泥沙大量沉积。治理措施差异:长江“地上河”:裁弯取直工程;建设长江中上游防护林。黄河“地上河”:黄土高原打坝建库(或打坝

8、淤地),引水灌溉(或引黄淤灌);黄河中游地区种草植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