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爱柏山缸制作调查

博爱柏山缸制作调查

ID:11518564

大小:2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2

博爱柏山缸制作调查_第1页
博爱柏山缸制作调查_第2页
博爱柏山缸制作调查_第3页
博爱柏山缸制作调查_第4页
博爱柏山缸制作调查_第5页
资源描述:

《博爱柏山缸制作调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博爱柏山缸制作调查第27卷第3期2011年9月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JOURNALOFJIAOZUOTEACHERSCOLLEGEVo1.27.No.3Sep.2011博爱柏山缸制作调查任勤.程峰(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覃怀文化研究所,河南焦作454000)摘要:明清以来,博爱柏山村所生产的柏山缸远近闻名,然目前处于停烧状态.柏山缸烧制这一民间传统技艺已濒临失传,被确定为焦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曾先后数次到柏山村对柏山缸的生产历史,制作技术及其过程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保护的建议,以期拯救这一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关键词:博爱,柏山缸,静l作技艺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1672—3465(2011)03—0001—03明清以来,博爱柏山村所生产的柏山缸远近闻名,博爱的商业民谣曾有"许良竹竿上庄姜,期城黑矾柏山缸"的说法.目前,博爱柏山缸制作技艺被确定为焦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了解柏山缸的制作技艺,在魏美智先生的陪同下,我们在柏山村拜访了璩克应先生.璩克应,男,1934年生,柏山村人,对柏山历史文化很有研究.他不仅为我们介绍了柏山缸的制作技术及其生产过程,而且还提供了所整理的关于柏山村历史文化的系列资料,从而使我们如期,圆满地完成了调查任务.在此,仅作一梳理并公布于世,一则以求批评指正,二则为研究焦作手工业发展史提供第一手资料.一,柏山缸的制

3、作历史柏山村位于博爱城北6公里处,面积1.5平方公里,8200多口人.柏山村历史悠久,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据乾隆五十四年《怀庆府志》卷26《金石志》所记载的东方朔《金伞山万寿观自然先生赞》…的碑文即可推知,至少在汉武帝时期已有居民在此休养生息.柏山村东,北,西三面环山,处于太行山南麓,常年靠天吃饭,有"旱柏山"之称.柏山居民之所以能够生存下来,昔13完全依靠其支柱产业——制缸业使然.当地有这样的说法"不怕天旱,只要轮转",就是说,天旱会影响庄稼收获,影响生活,但只要制作缸的盘轮一直转动,制缸不停,收入就有保障,衣食就会无忧,即使天旱也不怕.柏山村早在宋代时就开始生产瓷器,称为清化瓷口

4、].大约在明万历年间,才开始缸的制作.相传,明万历六年(1579)前后,柏山村许同泰从山西阳城聘请缸匠学习制缸技术,首创制缸业,其地址就在柏山阎王堂后面的许窑院,原名为碗窑院,窑院即窑户.窑院由窑洞,缸窑,院场组成.窑洞放置盘轮,用以制作缸胚.一个窑院一般有I盘轮或2盘轮,最多有3盘轮.缸窑用以烧制陶缸,院场用以存放缸胚和成品缸.经过数年的学习,制缸技术得以巩固,提高,遂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先在东沟刘氏家中传授.当时烧缸的只有三家,近十盘轮,技术不外传,规模不大.但由此推测,柏山制缸的历史在430年左右.柏山缸夏季盛水不臭,阴天存物不潮,储粮不霉变,腌菜不回味,不渗水,不漏油,而且质

5、地坚实,清脆,品种齐全,大小高低适中,所以在社会上供不应求,因此,原先制作瓷碗的窑院纷纷转作制缸.制缸遂成为柏山的支柱产业.清初,柏山的制缸业有相当的规模.顺治十七年《怀庆府志》卷4《田赋?物产》记载:"瓷,河内,修武俱有."L3乾隆年间,柏山制缸业继续得到发展,不仅规模扩大了,而且还组成了类似于"缸窑会"的组织,并对违规操作的相关人员进行了处罚,以保证制缸业的正常进行.嘉庆年间,为提高技艺,保证信誉,柏山窑主,匠作共同协议,议定四条规则,对各类缸的高低,大小,质地薄厚都作了明确规定,质量不合格者予以罚款.窑户,匠作以公约的形式约束彼此的行为,这样既保证了缸的质量,又收稿日期:20

6、11—05—09作者简介:任勤(1967一),女,河南沁阳人,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覃怀文化研究所副教授,从褰地方文化研究.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促进了匠人制作技艺的不断提高,同时规范了窑主,匠作的基本行为.柏山缸的技艺和声誉也愈来愈高.同治三年(1864),柏山村制作陶缸的盘轮至少有44盘,至宣统元年(1909),柏山村至少有盘轮67盘,拥有201名匠作¨.20世纪30年代初,柏山村从事窑业生产的已有一百二十多家,一百八十多盘轮,做窑活的有七百多人.柏山村"所制陶器为最着名,计全村陶窑120余座,村之两旁皆山,山产石砂,其质软脆,土质亦极粘润,以之和匀石砂,制造水缸,酒坛以及其它陶器

7、,品质极佳,坚实耐久.考商朝有陶窑之设,即在此处,其手艺相传,有自研究极精.每制一器须经数手,历时数月,始得成器,是以每窑每年仅出品两三次,每次出品二千余件,运销各省,皆所欢迎"".日本侵占博爱后,柏山缸业的生产多数倒闭,全村剩下刘八全一家的几盘轮,也常停窑.新中国成立后,从1952年互助组到后来的缸业社,盘轮已恢复到一百五十多盘.1954年,柏山缸最为鼎盛,共有173盘轮,分散在93个窑院.1958年,柏山缸业社并人县耐火厂,缸业几乎全部停产.1963年,缸业又迅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