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ID:11522887

大小:2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2

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_第1页
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_第2页
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_第3页
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_第4页
资源描述:

《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写道:“寂然凝思,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呼。”可见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同样,在阅读和鉴赏文本时,也离不开想象的参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已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想象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  一、跳出文字表象,感受作品意蕴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象,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有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

2、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造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科林武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象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象,跳出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例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秋日傍晚雨后山中的美景,而且流露出世人对世外桃源般山林生活的喜爱之情。诗中流传最广的一

3、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绘了一幅安谧恬静的画面:雨后的松林一尘不染,苍翠欲滴;皎洁的月光从光滑的岩石上静静淌过。“月光如水(静),清泉流淌(动),动静结合,简简单单的十个字塑造了一个明净超脱的意境”。叶圣陶先生说:“读诗不仅要睁开眼睛看文字,更要在想象中睁开眼睛看由文字触发而构成的画面。”对于这首诗,教师就不能只做一般性的语句疏通,而应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去激发学生的想象,把学生带入到诗的优美意境中。  二、跨越阅读陌生,走进作者内心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

4、以逾越,当然也就难免让学生有一种陌生感。教学中,需要运用想象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减少陌生,缩短距离,让学生走进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和内涵上的感悟。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二段:“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那些村童居然对面带愠怒的老头公然作贼,抱起稻草,嘻嘻哈哈,大摇大摆地走入竹林。读到这里,如果不细想,不想象,就会感到杜甫真幽默,描写出这么好笑有趣的场面。若发问一句:“一根稻草都要,而且是‘群童’,这说明什么?”学生马上想到“贫穷”,再一点拨,想到安史之乱后民不聊生、天下贫困的整个

5、局面。群童正是因为家境贫困,才会“对面为盗贼”,抱走那些今天视作垃圾的茅草。学生而悟道这些正是结尾的伏笔,进而深刻理解作者就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达“天下寒士”的痛苦,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最终为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所感动。如《药》一文中把围观的群众伸长的脖子比喻成“鸭脖子”,写出了这类看客的愚昧麻木;《故乡》中把精瘦的杨二嫂比喻成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给读者留下了浮雕般的印象。  三、放飞学生心灵,体现阅读个性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造者。”语文教材固然是经过精心筛选

6、的名家名篇,但这些名篇所昭示的相对于整个浩瀚而复杂的宇宙来说只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教育的重任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前人。所以,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畅谈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  如《祝福》中祥林嫂惨死的具体情形,《药》中夏瑜的狱中生活和被杀场面,《陈奂生上城》中陈奂生回村炫耀的景况,都是文学空白。在教学中,教师若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空白,发现空白,填补空白,定能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体会作者巧妙处理素材的匠心独运,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尽而开掘主题意蕴的深度。又如《故乡》中“我”与阔别多年的闰土见面的情景:一声“老爷

7、”,对话短而中断,虽话说半截,却意蕴无穷。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切尽在不言中。“我”的痛苦、悲哀、心酸、同情扑面而来,读者对造成闰土麻木与不幸的旧社会的愤恨也油然而生。再如读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由雨中西湖的水光山色,想到雨后天晴西湖的明净清新,在想到西施般的美女在浓妆艳抹之时与淡妆素裹之时的不同风姿。如此想象,西湖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美景似一幅幅淡雅秀丽的图画呈现在眼前,让读者感受到丰富的画面美。  四、创设有利情景,启发学生想象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一切条件,为学生创造有利于他们激发想象力的空间。我们可以采用图片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如在

8、教学《沁园春?雪》的时候,我们可以结合课本前面提供的“望长城内外”的图片,引导学生想象:在这蜿蜒而雄伟的长城上,漫天的雪花从天而降,飘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