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入园适应及其策略

幼儿入园适应及其策略

ID:11523600

大小:9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2

幼儿入园适应及其策略_第1页
幼儿入园适应及其策略_第2页
幼儿入园适应及其策略_第3页
幼儿入园适应及其策略_第4页
幼儿入园适应及其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幼儿入园适应及其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幼儿入园适应及其策略幼儿入园是孩子心里的第一个断奶期,即从家庭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开始他的集体生活,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入园初始孩子在心理、生理上都会有些不适应,是非常正常的。孩子的不适应表现为:分离焦虑:反复的叨念亲人、哭闹,晚上睡觉有癔症;早晨以不起床来拒绝入园等等。教师应如何应对:1、入园前的家访,了解幼儿的生活习惯(吃饭入睡的习惯)喜欢的食物;乳名等,并和幼儿做游戏交朋友,增进感情,为入园适应打好基础。2、鼓励家长在入园前带孩子到幼儿园玩耍,熟悉环境,减少陌生感。3、准备一些孩子喜欢的贴画、小食品(注意哭的时候不能吃东西)、玩具等,也可让孩子带自

2、己的玩具或者小宠物来园。4、关注幼儿的饮水量,不吃饭的幼儿要及时补充奶或者其他食品,这时的食物供应要多次。5、幼儿开始入园,一定要有一个适应的过渡过程,切忌马上要求幼儿严格遵守纪律和规定,要让他先熟悉环境亲近老师,然后再慢慢培养常规。6、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转移幼儿的注意力,每10分钟变换一次活动内容。7、密切关注幼儿的一日生活情况,每天和家长交流幼儿情况,给家长树立信心。8、引导家长避免无意识的语言损毁幼儿园的形象,造成幼儿入园困难。如:今天有小朋友欺负你吗?老师批评你了吗?你吃饱了吗?(祖辈的阻挠对策)家长必须认识到,在入园伊始孩子哭闹不愿意上幼儿园是正常的。孩子刚离开

3、父母,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大部分孩子都会产生恐惧心理,思念父母不愿意上幼儿园,家长要有这个心理准备,千万不要看到孩子哭闹,就以为孩子在幼儿园受了多大的委屈,怀疑哪里出了问题,是否老师对孩子不好等等,更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给入园适应增加困难。切忌用哄骗的方法把哭闹的孩子送到幼儿园,这样孩子会对家长失去信任,对孩子入园不利。家人的意见、立场要一致。这样才能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意识和自信,孩子的入园适应才能更快。孩子入园后,家长一定要经常和老师沟通。把孩子的性格、生活习惯、身体状况(有无过敏史、疾病等)等情况介绍给老师,以便我们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使您

4、的孩子在新的生活环境茁壮成长。1、幼儿入园要整齐,避免陆陆续续影响幼儿情绪。2、避免户外活动经过门口,看到生人,引起孩子对亲人的思念。3、内向和外向的孩子坐在一起,有助于小朋友交流。德育教育融入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对策随着我国小学德育教育不断提档升级,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日益成为现代小学品德教育的重要目标与方向。在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形成自身道德体系的关键时期,利用小学课堂教学开展德育教育,可以实现小学生个人思想品格的形成与塑造。在小学课堂教学体系中,蕴含着大量的德育知识与德育教育资源,如何将德育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是现代德育教学探索的主要方向,同时也是我们日

5、常教学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在小学教育阶段,课堂是培养和激发学生道德意识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在道德培养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打造新型民主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准确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确自身在课堂以及生活中权利义务,强化提升个人道德意识,构建自身的认知体系。在小学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向学生灌输道德意识,在向学生提出要求的过程当中,要构建平等的话语体系,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共同探讨和研究问题,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培养自己的道德思维和道德意识,将自己当成课堂一份子,关注和理解课堂以及生活中出现的道德问题。举例来说,在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有一篇課文为

6、《文天祥》,在开展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并引申相关知识,提升学生道德水平,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相应的知识,可以减小学生对于单纯宣教的抵触情绪,提高德育教育效果。此外,在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中,有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可以利用教学契机,提升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二、打造生活化课堂,引导学生形成道德意识在小学课堂教学当中,要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要从打造生活化课堂入手。在传统的小学德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很多学生对于德育教育都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因为小学德育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明显存在着脱节的现象,学生对于课堂和教学内容缺乏

7、认同感,无法深刻感知德育课程蕴含的道理与教学内容。对于此,要想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要从构建生活化课堂入手,让德育课程教学内容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提升其认知能力,进而通过理论宣导,引起学生的联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主体思想与德育意识。在教学实践当中,小学教师要充分运用多样化教学素材,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让学生深入课堂体系当中,提升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提升道德培养效果。举例来说,在小学语文所学内容当中,很多文章都是开展的德育教育的合适载体,比如说,在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有一篇名为《将相和》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