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遥控接收电路设计

红外遥控接收电路设计

ID:11531896

大小:383.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7-12

红外遥控接收电路设计_第1页
红外遥控接收电路设计_第2页
红外遥控接收电路设计_第3页
红外遥控接收电路设计_第4页
红外遥控接收电路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红外遥控接收电路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红外遥控接收电路设计系: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XX年X月II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红外遥控接收电路设计Ⅰ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红外遥控接收电路设计红外遥控发射电路设计摘要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在社会各领域的渗透,单片机的应用正在不断地走向深入,同时也带动传统的控制、检测等工作日益更新。传统的遥控器大多采用无线电遥控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红外线遥控技术的进一步成熟,红外遥控也逐步成为了一种被广泛应用的通信和遥控手段。为了方便实用,传统的家庭电器逐渐采用红外线遥控。工业设备中,在高压、

2、辐射、有毒气体、粉尘等有害环境下,采用红外线遥控不仅完全可靠而且能有效地隔离电气干扰。本设计基于YIRX04无线接收芯片作为接收电路的核心芯片,接收红外编码数据,并通过相应引脚对外输出控制指令。关键词:红外线遥控YIRX04I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红外遥控接收电路设计第17页共4页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红外遥控接收电路设计目录第1章绪论21.1项目背景31.2红外遥控的发展51.3项目背景和建设意义5第二章几种常用红外遥控器协议62.1NEC协议62.2NokiaNRC1协议72.3PhilipsRC-5协议

3、82.4ITT协议92.5Sharp协议10第三章红外遥控发射电路123.1HT6221芯片介绍123.2HT6221应用电路133.3HT6221键码生成方式143.3.1HT6221键码的形成143.3.2代码格式15第17页共4页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红外遥控接收电路设计第1章绪论1.1项目背景目前广泛使用的家电遥控器几乎都是采用的红外线传输技术。作为无线局域网的传输方式,红外线方式的最大优点是不受无线电干扰,且它的使用不受国家无线管理委员会的限制。但是,红外线对非透明物体的透过性较差,导致传输距离受限制。红外线是波长在7

4、50nm至1mm之间的电磁波,它的频率高于微波而低于可见光,是一种人的眼睛看不到的光线。红外通信一般采用红外波段内的近红外线,波长在0.75um至25um之间。红外数据协会(IRDA)成立后,为了保证不同厂商的红外产品能够获得最佳的通信效果,红外通信协议将红外数据通信所采用的光波波长的范围限定在850至900nm之内。IRDA标准包括三个基本的规范和协议:物理层规范(PhysicalLayerLinkSpecification)、链接建立协议(LinkAccessProtocol:IrLAP)和链接管理协议(LinkManagementProtoc

5、ol:IrLMP)。物理层规范制定了红外通信硬件设计上的目标和要求,IrLAP和IrLMP为两个软件层,负责对链接进行设置、管理和维护。在IrLAP和IrLMP基础上,针对一些特定的红外通信应用领域,IRDA还陆续发布了一些更高级别的红外协议,如TinyTP、IrOBEX、IrCOMM、IrLAN、IrTran-P和IrBus等等根据使用者的要求不同,红外线划分范围很不相同。通过大气的波段划分:近红外波段1~3微米,中红外波段3~5微米,远红外波段8~14微米。根据红外光谱划:近红外波段1~3微米,中红外波段3~40微米,远红外波段40~1000微

6、米医学领域划分:近红外区0.76~3微米近红外线或称短波红外线,波长0.76~1.5微米,穿入人体组织较深,约5~10毫米;远红外线或称长波红外线,波长4~400微米,穿透组织深度3-5毫米。近红外(nearinfrared第17页共4页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红外遥控接收电路设计),波长在780~3000nm范围的电磁波。对植物十分敏感。现代近红外光谱(NIR)分析技术是近年来分析化学领域迅猛发展的高新分析技术,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分析专家的注目,在分析化学领域被誉为分析“巨人”,它的出现可以说带来了又一次分析技术的革命。近红外光谱

7、(NIR)分析技术是分析化学领域迅猛发展的高新分析技术,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分析专家的注目,在分析化学领域被誉为分析“巨人”,它的出现可以说带来了又一次分析技术的革命。近红外区域是人们最早发现的非可见光区域。但由于物质在该谱区的倍频和合频吸收信号弱,谱带重叠,解析复杂,受当时的技术水平限制,近红外光谱“沉睡”了近一个半世纪。直到20世纪60年代,随着商品化仪器的出现及Norris等人所做的大量工作,提出物质的含量与近红外区内多个不同的波长点吸收峰呈线性关系的理论,并利用NIR漫反射技术测定了农产品中的水分、蛋白、脂肪等成分,才使得近红外光谱技术曾经在农

8、副产品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到60年代中后期,随着各种新的分析技术的出现,加之经典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暴露出的灵敏度低、抗干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