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医综合考研大纲原文

2016年中医综合考研大纲原文

ID:11535928

大小:62.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7-12

2016年中医综合考研大纲原文_第1页
2016年中医综合考研大纲原文_第2页
2016年中医综合考研大纲原文_第3页
2016年中医综合考研大纲原文_第4页
2016年中医综合考研大纲原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年中医综合考研大纲原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凯程考研辅导班,中国最强的考研辅导机构,http://www.kaichengschool.com考研就找凯程考研,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2016年中医综合考研大纲原文Ⅰ考试性质  中医综合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中医药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招生考试科目。其目的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的中医药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中医药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  中医综合考试范围为中医基础理论、

2、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和针灸学六部分。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中医药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能够运用中医学的理、法、方、药,对临床常见病证进行辨证论治,有较好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中医药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能力。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  1.熟悉记忆:根据试题,要求考生联想所熟悉、记忆的有关中医药学基础理论、诊法辨证、常用药物和方剂的效用特点、配伍运用,以及临床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等知识,运用科学、明晰的中医学术语,准确地表述其概念和基本原理。  2.分析判断:运用中医药学的

3、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释疾病发生、发展及诊治的机制,并对不同的药物、方剂和病证进行鉴别与判断。  3.综合运用:通过对所学中医药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综合运用,能阐释有关的理论问题,并对临床常见疾病进行正确的辨证诊断、立法、处方用药及调护。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中医基础理论30题  中医诊断学30题  中药学30题  方剂学30题  中医内科学35题  针灸学25题  四、试卷题型结构  A型题80小题,每小题1.5分,

4、共120分  B型题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X型题60小题,每小题2分,共120分  Ⅳ考查内容凯程考研,考研机构,10年高质量辅导,值得信赖!以学员的前途为已任,为学员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团队合作,为学员服务,为学员引路。凯程考研辅导班,中国最强的考研辅导机构,http://www.kaichengschool.com考研就找凯程考研,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一、中医基础理论  (一)绪论  1.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奠基作用和

5、意义。  历代著名医家对中医学理论的充实和发展。金元四大家,温病学派的主要贡献。  3.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1)整体观念:即对机体自身整体性和内外环境统一性的认识,体现于中医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和治疗等各方面。  (2)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证的概念,辨证与论治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含义及运用。  (二)精气、阴阳五行  1.精气学说  (1)精气学说的基本概念。  (2)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精气的运动与变化,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3)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

6、用:对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对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  2.阴阳学说  (1)阴阳的基本概念及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  (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互藏、消长平衡、相互转化的含义及其在自然界、人体生理、病理上的体现。  (3)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并用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3.五行学说  (1)五行的基本概念。  (2)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五行的特性及事物五行属性的推演与归类,五行的生克、制化和乘侮。  (3)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7、,以及五脏与形体、官窍的关系,并将自然界的变化与脏腑形体官窍联系起来,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与传变,用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4.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特点及综合运用。  (三)藏象  1.藏象与藏象学说的含义,藏象学说形成的基础及主要特点。  2.五脏、六腑、奇恒之腑各自的共同生理特点及区别。  3.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其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  4.六腑的生理功能。  5.脑、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6.脏腑之间的关系:脏与脏之关系,包括心与肺、心与脾、心与肝、心与肾、肺与脾、肺与肝、肺与肾、肝与脾、肝与肾、脾与肾的关系;脏与腑之间的关系,包括心与小肠、肺

8、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的关系;六腑之间的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