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三代”青花瓷赏析

“清三代”青花瓷赏析

ID:11540021

大小:2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2

“清三代”青花瓷赏析_第1页
“清三代”青花瓷赏析_第2页
“清三代”青花瓷赏析_第3页
“清三代”青花瓷赏析_第4页
“清三代”青花瓷赏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清三代”青花瓷赏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清三代”青花瓷赏析-权威资料本文档格式为WORD,若不是word文档,则说明不是原文档。最新最全的学术论文期刊文献年终总结年终报告工作总结个人总结述职报告实习报告单位总结  摘要:“五彩过于华丽,殊鲜逸气,而青花则较五彩隽逸”青花瓷因其清雅高贵,这种白底蓝彩、千年如新的瓷器,是中国瓷器史上的一抹幽兰。清三代是中国青花瓷器的高度发展时期,陶瓷史上的黄金时代。《古铜器考》一书称赞当时的制瓷业是“有陶以来,未有今日之美备”。  关键词:青花瓷;清三代  中国青花瓷始于唐①,兴于元,盛于明清。自诞生以来,其纯洁高贵、典雅清逸的艺术风格倍受世人青睐。青花瓷属釉下彩范畴,系素瓷胎上以

2、钴蓝为着色剂描绘纹饰,再敷以玻璃质透明釉经高温烧结而成。因成品划纹呈青蓝色,故名“青花”或“青华”,又因花纹与地章蓝白相间,称“青白花瓷”。青花瓷的烧制成功,这是中国制瓷史上划时代的事件②。元代景德镇14世纪前后青花瓷器的制作,开始大批生产,产品运销国内外。明清两代,青花瓷器都是景德镇瓷都最大宗的产品,青花瓷始终占着瓷器生产的主流地位③。唐英(1682-1756)在《陶治图说》中记:“青花圆器,一号动累百千。”其时的色调于青蓝之中又蕴含丰富的变化,浓淡散晕,青翠披离,如同水墨一般。  “清三代”瓷器指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瓷器。这三位皇帝,康熙仁厚大度,雍正严谨精细,乾隆

3、倜傥洒脱。三位皇帝的性格差异不但表现在各自执政风格中,还影响到了瓷器的制作。那些制作精美、品种丰富的瓷器或古拙,或雅致,或华贵,既一脉相承又风格迥异。  一、康熙时期  清康熙时期,政局稳定,经济发达,国家强盛,促进了陶瓷业的发展,康熙十九年(1680年)正式恢复御窑厂后,景德镇至此也得到迅速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制瓷工业和技术都有所创新,也是既明代永、宣清华之后,我国青花瓷器的又一个黄金时代。《饮流斋说瓷》谓:“硬彩,青花均以康窑为极轨。”清《在园杂志》:“至国朝御窑一出,超越前代,其款式规模,造作精巧”。康熙青花有它独特的气质,从呈色、造型、纹饰款识等方面都有特殊的成

4、就。  早期康熙青花胎体厚重,釉面肥润,呈青白色,有缩釉和小棕眼,也有器身与器底不一致,个别器物口部往往刷一层酱釉,底足处理不很细腻。早期多使用浙料或江西、广东青料描画,呈色灰蓝,个别发色欠佳。  中期青花由于烧成温度进一步提高,胎体洁白坚硬,断面有如“糯米糕”,很少有杂质,胎体薄厚适中,注重修胎。中期青花使用云南的“明珠料”,这种青花色料提炼精纯,有水沉法改进为煅烧法,呈色鲜蓝青翠,无漂浮感,明净清朗不浑,艳而不俗,与清代其他各朝青花有很大区别,时代特征鲜明,被人常称为“翠毛蓝”、“康熙五彩”。  晚期青花呈青白釉,亮青釉居多,也有粉白釉,釉面光泽深沉含蓄,胎体比中期要重

5、,硬度高,底足较深普遍采用平切,切削整齐。这一时期呈色趋于淡雅,有的灰蓝,有的泛晕散,也有淡描青花。  康熙青花不仅造型优美而且纹饰也由着独特的表现才能和创造精神。纹饰题材广泛,包罗万象,图案布局巧妙合理。尤其民窑青花,具有特殊的美感和鲜明的时代性,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而官窑青花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纹饰对称、主题醒目突出,代表者当时工艺的最高水平。也为雍乾青花瓷发展奠定了基础。  青花瓷的款识  早期青花一般不书帝王年号,偶尔以宫廷或御花园中的斋堂落款。中期多为帝王年号款,均为楷书,主要是青花双圈“大清康熙制造”。晚期青花既有三行六字,也有双行六字,后再往往不画双圈。此外还

6、有仿写明宣德、成化、嘉靖等古款器物(以下介绍器物均藏于黑龙江省博物馆。)  (1)清青花云龙戏珠纹瓷盘  口径21.2,足径12.7,高3.5厘米。撇口,坦面,圈足,内外饰二龙戏珠。清代早期龙的形体和神态具有明朝遗风,威严,云龙作风是清初的画法。底中央有青花双圈,内有方形花纹押记款。该瓷器呈色好,画工亦细,为康熙时民窑制造。  (2)清褐釉青花开片侈口折角方瓷盘  口径33,足径13.5,高5厘米。四方口,折角,斜腹,圆足圈,口部施酱褐釉,开片,内饰青花蟠螭折枝纹饰,龙头上扬,神气十足,张口瞠目,龙爪有力,生动传神,盘壁四周配以折枝纹,造型墩重古拙,是康熙早期常见的四方折角

7、盘。  (3)清青花地白云龙瓷盘  口径34.5,足径19.4,高6.8厘米。撇口,弧线形壁,双圈足底,圈足内地面有沟槽,槽无釉,盘内青花地,有二白云龙戏珠纹饰,栩栩如生,釉质晶莹,绘画技法娴熟,构图布局明快。外壁饰博古图,器底部青花双圈,饰花样款“秋叶”纹。是康熙中期常见瓷器。  (4)清仿成化款青花打渔杀家故事瓷盘  口径16,足径10,高2.4厘米。折沿,浅坦,胎体轻薄,盘心饰“打渔杀家”人物故事,松树作为边饰,外壁饰小石头亭,器底青花双圈,底款“大明成化年制”系仿明代作风,该瓷器浆白釉,青花发色青翠鲜艳,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