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版《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章开采专家解读

2011版《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章开采专家解读

ID:11540280

大小:2.12 MB

页数:68页

时间:2018-07-12

2011版《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章开采专家解读_第1页
2011版《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章开采专家解读_第2页
2011版《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章开采专家解读_第3页
2011版《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章开采专家解读_第4页
2011版《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章开采专家解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版《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章开采专家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开采第一节一般规定第十五条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开工前,必须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作业规程,并组织每个工作人员学习。【解读】本条是关于编制、学习施工组织设计与作业规程的规定。施工组织设计和作业规程是施工单位为完成某项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根据《煤矿安全规程》(以下简称《规程》)和设计文件,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而编制的重要技术文件。其内容包括:工程概况及施工环境条件;地质、水文地质和瓦斯、煤尘情况;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和作业方式;劳动组织与循环图表;工程质量标准与文明施工;特殊地层的施工技术;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组织保证措施等。其性质是

2、指导施工的行为规范,具有法规性质。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开工前,必须组织每个工作人员学习施工组织设计和作业规程。通过学习,每个工作人员对工程事先有一个形象,全面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各负其责,规范行为,有机配合,统一行为。为使工程达到设计要求,实现安全、优质、快速、高效、低耗的预定目标而共同努力工作。第十六条开凿平硐、斜井和立井时,自井口到坚硬岩层之间的井巷必须砌碹,并向坚硬岩层内至少延深5m。在山坡下开凿斜井和平硐时,井口顶、侧必须构筑挡墙和防洪水沟。【解读】本条是对井口必须砌碹的规定。井口是矿井的咽喉,从井口到坚硬岩

3、层之间的岩层,大多是松散含水的表土层和破碎风化的岩层。井口附近有建筑物,会使该段井壁承受较大的地压、土层侧压力、构筑物自重加提升载荷传来的垂直压力。同时,该段井壁还要承受由于地层下沉生产的垂直附加力。在不均无侧压的作用下,该段井壁的某些区域会产生拉应力;加上考虑地震灾害的影响,因此,该段井壁必须砌碹。砌碹材料还要满足防火的需要。砌碹的长度,要向坚硬岩层中至少延深5m,这是考虑应将该段井壁与坚硬岩层固连成壁体,以共同抵抗外力,提高对松散含水层突水淹井的能力。第十七条掘进井巷和硐室时,必须采取湿式钻眼、冲洗井壁巷帮、水炮泥、爆破喷雾、装岩(煤)洒水

4、和净化风流等综合防尘措施。冻结法凿井和在遇水膨胀的岩层中掘进不能采用湿式钻眼时,可采用干式钻眼,但必须采取捕尘措施,并使用个体防尘保护用品。【解读】本条是对掘进井巷和硐室时必须采取综合防尘措施的规定。掘进井巷和硐室时,在打眼、爆破、装载、支护和运输、提升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矿尘(岩尘、煤尘和水泥粉尘的总称)。矿尘的危害极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污染劳动环境,降低生产场所的能见度,影响劳动效率和操作安全,加重机械的磨损。(2)危害人体。人们长期吸入矿尘,轻者会引起呼吸道炎症,重者会患矽肺病、煤肺病、煤矽肺病、水泥尘肺病,统称尘肺病。据

5、统计,煤矿死于尘肺病的人数是工伤人数的4~5倍。(3)煤尘能燃烧或爆炸。煤尘燃烧,酿成火灾。可爆性煤尘在一定条件下会爆炸,产生巨大的冲击力,毁坏巷道的支架、设备;生成大量的一氧化碳,其浓度可达3%,可造、员大量伤亡;爆炸后瞬时温度可达2300℃~2500℃,在这样的高温下可能再引爆扬起的煤尘,造成连续爆炸。为了消除岩尘和煤尘的危害,必须采取湿式钻眼,冲洗井壁巷帮、水炮泥、爆破喷雾、装岩(煤)洒水和净化风流等综合防尘措施。为了消除水泥粉尘的危害,喷混凝土时,可采取潮拌料、双水环预加水、加强喷射机密封、使用湿喷机、净化风流和个人防护等综合防尘措施。

6、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应符合本《规程》第七百三十九条的规定。第十八条每个生产矿井必须至少有2个能行人的通达地面的安全出口,各个出口间的距离不得小于30m。采用中央式通风系统的新建和改扩建矿井,设计中应规定井田边界附近的安全出口。当井田一翼走向较长、矿井发生灾害不能保证人员安全撤出时,必须掘出井田边界附近的安全出口。井下每一个水平到上一个水平和各个采区都必须至少有2个便于行人的安全出口,并与通达地面的安全出口相连接。未建成2个安全出口的水平或采区严禁生产。井巷交岔点,必须设置路标,标明所在地点,指明通往安全出口的方向。井下工作人员必须熟悉通往安全

7、出口的路线。【解读】本条是对生产矿井安全出口的规定。每个生产矿井、每个水平、每个采区和每个采煤工作面,都必须设置2个能行人的安全出口,其作用是:⑴构成矿井通风系统或各个分区通风系统时,必须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即两个出口。⑵当矿井发生灾害时,被灾害围困人员能通过两俱安全出口安全撤离灾区。若此时停电,撤离人员可不依靠提升设备而步行撤离。⑶便于救护队员通过两个安全出口,接近或到达灾区进行抢险救灾,抢救和护送伤员。在上述情况下,如果其中的一个安全出口的通道受到灾害影响或被堵塞不能通告时,另一个安全出口可以正常发挥作用。所以,一个安全出口是不行的,必须至少

8、有两个能行人员的安全出口,未建成2个出口的水平或采区严禁生产。通达地面的各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规定为不得小30m。如果距离近,会使相邻两个安全出口通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