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诗词人生 六、调赴湖州及贬黄州

苏轼的诗词人生 六、调赴湖州及贬黄州

ID:11544929

大小:530.00 KB

页数:68页

时间:2018-07-12

苏轼的诗词人生 六、调赴湖州及贬黄州_第1页
苏轼的诗词人生 六、调赴湖州及贬黄州_第2页
苏轼的诗词人生 六、调赴湖州及贬黄州_第3页
苏轼的诗词人生 六、调赴湖州及贬黄州_第4页
苏轼的诗词人生 六、调赴湖州及贬黄州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轼的诗词人生 六、调赴湖州及贬黄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六、调赴湖州及贬黄州神宗赵顼元丰二年(1079)四月,42岁的苏轼,调任湖州知州。上任后,他即给皇上写了一封《湖州谢表》,其中一些话被新党抓了辫子,发生了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神宗赵顼元丰二年(1079)七月二十八日被捕入狱,十二月二十九日苏轼获释,总共经过了132天的生死煎熬。从轻发落,被贬往黄州(湖北黄冈)充团练副使,但不得签办公事。元丰三年(1080)二月一日,苏轼到黄州贬所,至元丰七年(1084)六月移汝州,在黄州贬所居住四年多。这里介绍了他在湖州、狱中以及在黄州四年所写下的诗词五十九首,另有短文一篇《临皋闲题》、游记一篇《记承天寺夜游》。(一)调赴湖州神宗赵顼元丰二年(1079)

2、四月,42岁的苏轼,调任湖州知州。上任后,他即给皇上写了一封《湖州谢表》,这本是例行公事,但苏轼是诗人,笔端常带有感情,即使官样文章,也忘不了加上点个人色彩,说自己“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这些话被新党抓了辫子,说他“指斥乘舆”,“包藏祸心”,讽刺政府,莽撞无礼,不忠皇帝,如此大罪可谓死有余辜了。章惇(dūn)、沈括等人便以苏轼的诗作为证据,指控他‘大逆不道’,想置他于死地。这年七月二十八日,苏轼上任才三个月,就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师,受牵连者达数十人。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关于“新进”,他曾在《上神宗皇帝》书里说王安石“招来新进勇锐之

3、人,以图一切速成之效”,结果是“近来朴拙之人愈少,而巧进之士益多”。后来正是曾拥护过王安石的“巧进之士”吕惠卿把王安石出卖了,使其罢相。关于“生事”,这里还有一点背景,王安石变法期间,保守的旧党和变法的新党斗争激烈,两党领袖分别是两位丞相司马光和王安石,因前者给后者的长信中有“生事”二字。所谓“乌台”,即御史台,因官署内遍植柏树,又称“柏台”。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乃称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1《南歌子×雨暗初疑夜》或《南歌子×寓意》雨暗初疑夜,风回便报晴。淡云斜照着山明,细草软沙溪路、马蹄轻。卯酒醒还困,仙村梦不成。蓝桥何处觅云英?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注释】1.风回便报晴:一作

4、“风回忽报晴”。2.斜照:夕阳,斜阳。2.著:同“着”。附着,紧挨,附上。3.细草:尚未长成的草。4.卯:卯时,相当于早晨五点至七点。卯酒,早晨所饮的酒。5.仙材:据刘尚荣校证《傅干注坡词》此词注三云:“西王母曰:‘刘彻好道,然形慢神秽,虽语之以至道,殆恐非仙材也。’故郭璞诗曰:‘汉武非仙材。”(刘按,事详《汉武内传》,见南朝梁×萧统《文选》卷二十一《游仙》诗并李善注。)6.“蓝桥”句:唐×裴铏《传奇集×裴航》记载,唐穆宗长庆年间,有裴航秀才,下第回家,与樊夫人同州,航献诗求见,樊夫人赠诗云:“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蓝桥便是神仙宅,何必崎岖上玉清。”后来裴航经蓝桥,向老妪求茶,老妪

5、遂唤女名云英者献茶,裴航见其娇媚异常,便向之求婚。老妪提出要他捣药百日,裴航如言,终与云英成婚,后双双成仙。此处意谓自己没有像裴航那样的好运。【译文】  阴雨天色昏暗仍疑是夜,待到风吹云散就是晴天。淡云斜照山头逐渐明亮。一路上细草软沙马蹄轻。早晨酒醒还是有些困意,路途劳顿仙村梦游不成。蓝桥何处可以找到云英?只有流水多情伴我前行。【赏析】这首词写于神宗赵顼元丰二年(1079)苏轼任湖州(今属浙江)知州期间。词中描写了酒后赶路的片断小景,清新而富有情趣。此词通过作者于江南水乡行路途中的所见所感,反映了他在宦海沉浮中的复杂感受,抒发了人生之不得成仙而去的感。上片首句描写雨后初晴的景象:由于夜来阴雨

6、连绵,时辰到了,不见天明,仍疑是夜;待到一阵春风把阴云吹散,迎来的已是晴朗天气。“淡云斜照著山明”,把清晨阳光透过淡云斜照远处山色的景象表达得贴切而有神韵。“细草软沙溪路马蹄轻”这一句写得清新轻快,表达出作者春朝雨后乘马行于溪边路上之情味。此句由景及人,勾勒出一幅清丽优美的山水人物图。下片借传奇故事而抒情,寓意深远。“卯酒醒还困”一句,写作者早晨饮酒,仍感困倦,非因路途劳顿,而是夜间寻仙梦境使然。“蓝桥何处觅云英”这一问句,借用唐代裴航遇仙女云英之典故:唐×裴铏所作《传奇》中,有一篇题作《裴航》的小说,故事离奇曲折,略谓:裴航下第归,与一仙女同舟,得其所示诗,有云:“蓝桥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岖

7、上玉清。”及至蓝桥驿,下道求浆,得遇云英,云英,女仙之妹也。裴航经历访求玉杵臼、捣药服食诸曲折,终得结褵而升仙。苏轼此词中所谓“仙村”,即指蓝桥而言;所谓“梦不成”者,谓神仙飘渺不可求,故有“何处觅云英”之感叹。最后,作者觉得路边的溪水也还是有情的,这就是“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这首词的结句——“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与李煜笔下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有异曲同工之妙。作者在流水这一无情的客体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