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近现代乡贤文化研究

徐州近现代乡贤文化研究

ID:11548425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2

徐州近现代乡贤文化研究_第1页
徐州近现代乡贤文化研究_第2页
徐州近现代乡贤文化研究_第3页
徐州近现代乡贤文化研究_第4页
徐州近现代乡贤文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徐州近现代乡贤文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徐州近现代乡贤文化研究  古文献中“乡贤”是指有德有才有威望的人,“乡贤”因其品德和才学而为乡人所敬重,“乡贤”一词是对其功绩的认可。徐州乡贤文化发展源远流长,始于明清,各县区均建有乡贤祠,供奉历代乡贤人物,形成一套完整的官方纪念与祭奠仪式,在传统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化解纠纷、维护乡村传统秩序的重要力量。在社会风气引导、文化传承发展、公共事务兴建修缮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也逐渐形成了爱国爱乡、扶危济困、道德教化、传承文化、清正廉明等文化特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公众利益,引导社会向善向上,张扬公平正义,推动了当时当地社会发展。  

2、徐州自古乡贤辈出,据粗略统计,近现代的乡贤有著名书法家张伯英、崔伟、北洋政府国务院秘书长徐树铮、中医事业奠基人郭子化、教育家郭影秋、历史学家萧一山、革命烈士宋绮云、王杰、徐林侠夫妇、抗日爱国志士孙凤鸣、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李超时、画家钱食芝、喻继高、张立辰、程大利、“徐州八大家”、地质学家、科学管理学家武衡、音乐家马可、文坛女杰袁成兰、“当代徐州琴书第一人”魏云彩、华裔艺术家朱德群、中国影坛上的“天下第一嫂”王馥荔、中国影视演员李保田、《读者》首批签约作家魏峰等。他们在徐州历史上都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对徐州的经济、社会、文化方面做出了

3、极大的贡献。目前徐州市委、市政府为纪念这些名人志士,于2016年10月建造了“徐州名人馆”,为弘扬徐州近现代乡贤事迹搭建了展示的平台。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徐州近现代乡贤的研究现状堪忧,徐州近现当代乡贤的成就鲜有人知。因此,挖掘徐州近现当代乡贤文化的价值,对于当下徐州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地域特色鲜明的徐州区域文化,打造徐州地域性的文化品牌,凝练徐州城市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书法具有陶冶情操、锻炼耐力、提高审美等多种作用。近现代徐州最著名的书法家当属张伯英。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张伯英推动了徐州乃至全国书法的发展,是中

4、国近代史上的一个丰碑。为缅怀张伯英,徐州市政府建造“张伯英艺术馆”,现已成为徐州文化旅游的一大景点。张伯英是彭城书派书体的创始人,风格鲜明,最能代表其书法成就的当属楷书和行书。“无论行楷还是行草,沉着而生动,道劲而洒脱”。[1]彭城书派受张伯英影响具有大气磅礴,即具有北方的豪迈洒脱的特点,又具备南方独特的秀逸雅致的特点,形成徐州独特的地域文化。除张伯英外,徐州还有许多著名的书法家,如张启让等。现今彭城书派已初具规模,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徐州书法有一批中青年的创作力量,被誉为徐州书法集团军,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较大。徐州的“彭城画派”

5、在全国书画界也颇有影响,成就最高的当属李可染先生,代表画作有《万山红遍》、《井冈山》等。近年来,徐州市委市政府精心打造“书画徐州”,树立推广“彭城画派”的形象,并在2016年8月8日成立彭城书画研究会,使彭城画派足迹遍布全国。徐州书画乡贤文化的开发应该以彭城画派为代表进行“群团性”模式的开发,发挥书画乡贤的当代文化传承方面的作用。  文学大家与书画成就交织,书画家张伯英、李可染等在文学方面的造诣也很高。徐州近现代文学迥异于苏南的温婉,表现为带有北方文化特点的豪迈大气。现代徐州文学可以分为三个类别:以赵本夫为代表的‘百年孤独’的徐州;

6、以周梅森为代表的官场政治的徐州;处于中间地带的小作家群体的强作大气的徐州。现如今,徐州市共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三十余人。徐州作家,正在成为中国文坛上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  徐州当代作家在小说方面的大家突出、创作丰厚,除上述的赵本夫、周梅森这些重量级的大家之外,其他人的成绩也不容小觑,董尧一部《北洋兵戈》千锤百炼,创作了将近二十余年,以独特的历史和人文观点,将史实与文学创作相结合。近期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的杨刚良创作颇丰,发表于《北京文学》的中篇小说《白乌鸦》反响较大,叶炜的长篇小说《富矿》、《后土》赢得一致好评。  徐州散文与诗歌成就颇丰

7、。大多为女性作家,为徐州文坛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周淑娟、王爱芹、陈玲波、张林薇、李凌、李继玲……她们以女性的视角,衡量现实社会,以女性的温润,为读者打开了文学的新天地,提供独特的阅读体验。2016年,徐州被评为“全国诗词之市”。丁可、胡弦、大卫、肖作华、陈广德等徐州当代乡贤通过自己的独特感受,充分展现了徐州诗歌的独特与诗歌创作实力。龚房芳,被誉为徐州的“小冰心”,发表各类文学作品等近三千余篇。这些徐州作家用自己或朴实、或诗意、或明媚、或忧伤的优美词句为读者展现当代诗词里绚烂的文学世界。  在文学的世界里,每一个作家文人,都从徐州这块

8、土地上吸取营养,不断推动文学的发展。徐州作家群体迅速发展壮大,在全国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力。2016年5月,由《长篇小说选刊》杂志社、江苏省作协和江苏师范大学联合举办“中国长篇小说高峰论坛”在徐州举行。这次论坛的举行无疑是对徐州文学创作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