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银行公司治理历史变迁的考察与启示

杭州银行公司治理历史变迁的考察与启示

ID:11550649

大小:1.16 M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7-12

杭州银行公司治理历史变迁的考察与启示_第1页
杭州银行公司治理历史变迁的考察与启示_第2页
杭州银行公司治理历史变迁的考察与启示_第3页
杭州银行公司治理历史变迁的考察与启示_第4页
杭州银行公司治理历史变迁的考察与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杭州银行公司治理历史变迁的考察与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杭州银行公司治理历史变迁的考察与启示_1996_20093杭州银行公司治理缺失时期:1996一2002杭州银行成立于19%年9月,脱胎于城市信用社,是从原杭州市33家城市信用社和联社9家办事处基础上组建而来的。杭州银行的发展,经历了从诞生初期“治乱求生存”到近年来“引进外资、跨区域发展”的过程,同时杭州银行的公司治理也从无到有,从极不完善到逐步完善。本文将分三个不同时期对杭州银行的公司治理情况进行考察,本章主要考察1996es-2002年杭州银行公司治理的基本情况。3.1公司治理背景考察八十年代,随

2、着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四家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相继成立,以国有银行为主体的金融组织体系初步确立。但是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对金融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时,不少城市的“两小企业”,如街道所属集体企业、小工厂等遭遇“开户难、存款难、贷款难、结算难”等问题,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对专业银行起到拾遗补网作用的金融组织的出现。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一种主要为集体和个体经济服务的合作金融组织—城市信用社应运而生。在杭州,伴随着市场经济的需求发展,也诞生了大量的适应小规模经济发展的城市信用社。它们在

3、支持城市小规模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城市信用社的发展也暴露出来一些问题。比如一些不够条件也无合格管理和经营人员的单位也组建了城市信用社,偏离了《城市信用合作社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有的组建部门将城市信用社当作本单位的附属机构;有的无视城市信用社的管理要求,吸收国营单位、国家机关入股;有的不按照规定分配利润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信用社的健康发展。同时部分城市信用社存在规模小、经营成本高、股权结构不合理、内控体制不健全等问题,经营风险日益显现和突出,信用社群

4、体累积的金融风险严重制约了其正常运行,并直接威胁到地方经济、金融的稳定与发展。为此,199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组建城市合作银行的通知》,决定自1995年起在撤并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在35个大中城市分期分批组建由城市企业、居民和地方财政投资入股的地方股份制性质的城市合作银行。在具体的筹建过程中,根据人总行有关指示,本着维护金融稳定这一大局,把原城市信用社的一切债权债务全部划到新组建的城市合作银行。杭州银行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由于将原城市信用社一切债权债务全部划到新组建的杭州银行,风险承载体的

5、缺位和财政注入的有限使得杭州银行成立伊始便陷于了困境。组建之初的杭州银行历史包袱沉重:风险贷款近20亿元,占比高达72%,且绝大部分风险贷款逾期6个月以上,无法收回,严重制约了各项业务的正常开展。同时,由于集中暴露了部分城市信用社严重违规问题,社会信誉极度恶化,出现了挤兑现象,存款总额急剧下跌,面临着严重的支付困难。同时,银行内部管理薄弱,不少制度流于形式,有效的决策机制无法建立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在当地政府和人民银行的支持下,杭州银行进行了面向政府的增资扩股,增强了资本实力。同时着力实施了组织机构

6、调整,进行大幅度的机构撤并,割断同原城市信用社的天然联系;推行一级法人体制,增强总行集中经营与调度资金的能力;对历史遗留下来的风险资产进行封闭运作,加大风险资产的清收力度。经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杭州银行初步站稳脚跟,局面有了较大的改观。但在公司治理方面,受制于各种因素,基本处于缺失状态。3.2内部公司治理情况考察本文将参照OECD对公司治理的定义(公司治理是公司管理层、董事会、股东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一整套关系),从影响公司治理的三大主要因素—股权结构、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出发,对杭州银行公司治理

7、变迁情况进行考察。城市商业银行股权结构的安排决定了内在控制权结构,进而决定了其内部公司治理的构成和运作。股权结构安排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所有者对代理人的监控效率和所有者的权益能否得到保护。从杭州银行发展来看,我们可以从其主要股东性质和股权比例考察不同股权结构对杭州银行公司治理起到的作用。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核心,杭州银行董事会的运作机制建设是分析其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级管理人员是银行稳健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级管理人员激励约束机制是否完善是高管层能否专注于银行经营目标的重要保证,也是公司治理的

8、重要内容。1、股权结构演变情况。1996年,为规范城市信用社经营,探索金融支持中小企业、私营经济发展的新体制,杭州市政府和人民银行对杭州市33家城市信用社股东、信用联社(信用联社直属五个办事处)股东进行了重组,筹建设立了杭州银行。成立时杭州银行注册资本为30074.1万元,划分等额股份,每股面值1.00元,全部由发起我们可以看到,组建时的杭州银行,作为主要出资方的地方财政在股权上占了很大比重。其中,杭州市、区两级财政代表地方政府共持有30%的股份,远高于其他股东的持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